是說,共和國不需要出錢、至少不需要花很多錢來購買美國戰後重建所需的基礎物資,需要拿出來的只是一些先進技術,準確的說是即將過時的先進技術。而在整個產業鏈條中,隨著美國恢復造血能力,曾經站在世界頂端的美國將跌落到谷底,最終取代印度等新興國家,成為新的低端工業國。事實上,共和國也是這麼做的,即用眾多在戰前看起來非常先進的技術跟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甚至像日本、菲律賓這些在戰爭初期戰敗或者在戰爭期間開始復甦的國家交換了大批基礎資源,再用這些資源幫助美國重建,最終用在美國建立起來的工廠、已經復甦的美國市場來獲取利益。因為參與美國重建的主力是共和國企業,所以共和國企業也就順理成章的霸佔了美國的市場,特別是高階市場,最終從中獲取了鉅額利潤。
事實上,這也是眾多集約集團成員國爭先恐後的參與美國戰後重建,甚至不惜以無償援助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的根本原因。要知道,算上加拿大,還有墨西哥,傳統的北美市場擁有10億人口,而且從地域範圍、資源數量、教育水平、傳統文化等等方面來看,北美市場的發展潛力都超過了人口是其3。5倍的南亞市場(僅從人口數量來看,擁有大約35億人口的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用戰後幾年流行話來說,誰佔領了美國市場,誰就擁有了未來。
相對而言,真正的問題還是人力資源。
雖然從根本上講,共和國並不缺乏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的人力資源,要知道,戰後重建畢竟是美國的事情,而且戰爭結束之後,至少有4000萬美國軍人與軍事人員需要遣返回鄉,而這些人都需要透過勞動獲的生活來源,加上因為戰略打擊而失去勞動崗位的數億美國人,美國本身也不缺乏勞動力。對共和國來說,需要付出的人力資源只是幫助與監督美國戰後重建的人力。事實上,因為共和國也有上千萬軍人要遣返(準確數字是1700餘萬),而這些人也需要勞動崗位,加上共和國國內大幅度削減軍事產能,社會上可以提供的勞動崗位並不多,所以共和國當局要徵召勞動力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有一點與提供重建物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即共和國當局不能拿技術去給退役軍人發工資。也就是說,要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重建隊伍,哪怕這些隊伍是為美國的戰後重建工作負責,最終也得由接受重建幫助的美國來買單。可是在此之前,共和國當局必須為這些人支付薪水,而且還是按照共和國的勞動標準支付薪水。
毫無疑問,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可以說,為了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共和國付出了極為巨大的代價。
這也是歐洲在戰後重建的問題上為共和國製造難題的根本原因。問題是,比起獨霸北美大陸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對未來世界格局產生的重大影響,這點代價就算不了什麼了。所以從一開始,共和國當局就沒有想過要讓歐洲介入美國的重建工作,並且在大戰結束之前就對美國的重建工作做了規劃。
這其中,第一點就是按照種族來管理戰爭難民。
事實上,共和國在美國與加拿大設定戰爭難民營的初衷就是方便戰後管理,並且繞過強制移民這道坎。要知道,按照國際法,即便共和國是戰勝國,美國是戰敗國,共和國當局也無權剝奪美國平民的基本權利,並且將在佔領美國期間,為美國平民提供最基本的人道主義保障,並且給予美國平民最基本的人權。也就是說,只要結束戰爭狀態,即法理上的戰時管制狀態,共和國當局就再也無權干預美國平民在法律框架範圍內的自由活動,更無權強制美國人移民,或者是搬遷。當然,在戰時體制下,共和國當局可以用方便作戰行動,確保當事人基本安全等等理由,強制接受戰時保護,即進入戰爭難民營的美國人接受居住等方面的強制安置。
歐洲在給共和國製造難題的時候,也給共和國留下了兩年的時間。
當然,這是大國博弈的直接結果。根據後來陸續公佈的一些資料,在與歐洲進行的談判中,共和國在接受以2年為期的要求之前,就提出了在這2年間繼續維持戰時管制,不然共和國不會對美國的戰後重建工作、以及美國的社會秩序做任何承諾。
因為歐洲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堅持,所以共和國還順帶提出了,在戰爭結束後20年,由所有美國人來決定美國的未來,即以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到底是維持一個完整統一的美國,還是將美國分解成多個國家。
20年能夠改變絕大部分美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那麼2年就能改變絕大部分人的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