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鞘е啊⒒故悄�蟮某莧琛�

對於這個問題,海軍給出了3個答案。一是讓在戰區活動的潛艇執行撥救任務,二是向前線部署專門執行海上搜救任務的遠端巡邏機,三是在戰略轟炸開始後儘快奪取戰場的絕對制海權。可以說,只要做到這3點,跳傘飛行員的安全就有了保障。關鍵就是能不能儘快奪取絕對制海權,要知道,天軍在1月27日就執行了第一次戰略轟炸任務,雖然沒有損失轟炸機,而且到2月1日的時候,幾次轟炸行動都沒有損失轟炸機(主要是所有轟炸機都是在距離澳大利亞2000多千米外的海域上空發射導彈,根本沒有進入美軍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戰鬥機的攔截範圍),但是隨著轟炸規模擴大,特別是在遠端彈藥耗盡之後,不得不使用近程彈藥的情況下,轟炸機的損失率肯定不會低到哪裡去(從經濟性來看,在轟炸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算轟炸機的損失率會增高不少,也要比消耗大量價格昂貴的遠端導彈划算得多,到時候搜救跳傘飛行員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當然,在張雪峰看來,這也是非常關鍵的。說白了,要想不打紐西蘭,就得確保戰略轟炸迅速生效,也就得讓天軍放手作戰,而不是顧這顧那,也就得滿足天軍提出的要求,在轟炸大規模展開之前奪取絕對制海權。

綜合這些因素,共和國海軍把矛頭對準紐西蘭,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從戰術層面上講,這也是最佳選擇。

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的主力一直盤踞在以豪勳爵島為中心的塔斯曼海西部海域,只有第34艦隊留在紐西蘭,即便不考慮美軍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特別是部署在澳大利亞的各類作戰飛機,共和國海軍也沒有理由去美國海軍選擇的戰場上決戰。要知道,掌握主動權的是共和國海軍,而不是美國海軍。說得簡單點,只要美國海軍不北上攻打新喀里多尼亞,不管在塔斯曼海做什麼,共和國海軍都可以無視。

而共和國海軍就算不去攻打紐西蘭,比如在主力艦隊後面沒有兩棲艦隊,陸戰隊更是留在大後方,只要進入塔斯曼海,美國海軍就不能等閒視之。

必須承認,在海洋戰場上,主動權既是實力的直接體現,又是勝利的來源。

可以說,就算實力處於劣勢的一方能夠在海戰中取勝,比如在100多年前的中途島海戰中,美國海軍能夠在兵力嚴重不如日本海軍的情況下,一舉殲滅聯合艦隊的主力,取得了改變戰場局勢的偉大勝利,就是因為美國海軍採取了非常積極主動的戰術,而不是在中途島附近等死。

問題是,美國海軍此時沒有情報上的優勢。

雖然在共和國海軍艦隊從新喀里多尼亞出發之後,美國海軍就收到了訊息,知道共和國海軍艦隊正在殺向紐西蘭,但是美國海軍第三艦隊與留在紐西蘭的第34艦隊的一舉一動也在共和國海軍的掌握之下。也就是說,戰場上基本上是雙向透明,並沒有哪一方掌握了絕對的資訊優勢。

在這種制資訊權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決定海戰勝敗的就是實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戰場雙向透明的情況下,實力決定態勢,而態勢又決定了交戰雙方的戰役目的。不是說美軍沒有獲勝的希望,而是美軍不能把目標定得太高,即在目的有限的情況下,美軍仍然有勝算。換句話說,如果美軍把目標定得太高,超過了實力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就不會有任何勝算。

可以說,這也正是海戰最殘酷的地方。

美軍定下的目的是不是太高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美國海軍有沒有能力擊潰共和國海軍的進攻力量,即在爭奪制海權的戰鬥中,讓共和國海軍付出足夠巨大的代價?按照美軍的部署,回答顯然是肯定的,即美國海軍有能力讓共和國海軍遭到重創,從而無法掌握絕對利海權,也就無法利用制海權帶來勝利。問題是,美軍的部署就是實際情況嗎?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即美軍高估了自身的實力,即在爭奪制海權的戰鬥中,美國海軍沒有絕對的把握讓共和國海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受此影響,美軍為這場海上決戰制訂的所有作戰計劃都不可能得到落實,或者說不可能轉變為勝利果實。

可以說,這就是關鍵所在。

在方向都出了錯的情況下,美軍的任何努力都沒有現實意義,甚至可以說,美軍朝著錯誤目的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只能讓加快滅亡的到來。

2月1日傍晚,在確定共和國海軍艦隊撲向紐西蘭之後,美軍第三艦隊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向東運動,靠近紐西蘭。作為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