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都不可能。當時,美國海運能力的缺口高達2500萬載重噸,根本不可能把寶貴的海上運輸力量用到人道主義援助行動上。

受此影響,人道主義援助就成了共和國與南非討價還價的籌碼了。

這很好理解,在美國無法提供幫助的情況下,南非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共和國身上。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南非當局可以向歐洲國家提出請求,而且法德意等國很有可能出於本身利益考慮,為南非提供糧食與藥品。但是從自身的安全考慮,特別是在共和國打贏了馬爾地夫海戰,掃蕩了印度洋,一度將部隊派到莫三比克的情況下,南非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向歐洲示好。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南非在2059年下半年與歐洲走到一起,那麼在2060年底或者2061年初,共和國就有可能以戰爭的方式征服南非,而不是在人道主義救援問題上與南非商討參戰的價碼。

正是如此,在2059年下半年,南非才會為前往奈及利亞的人道主義救援船隊放行。

因為到2059年底的時候,俄羅斯戰敗已成定局,而且肯定會在2060年初戰敗,所以共和國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拖沓,在2059年底與南非達成協議,向被困在卡拉哈迫沙漠裡的500萬戰爭難民提供250萬噸糧食、5萬噸藥品、10萬噸生活燃料、以及足以安置300萬戰爭難民的帳篷與移動板房。因為早在2059年中期,也就是南非發出照會之後,共和國就開始著手準備,所以在達成協議後不到20天,第一批運載著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船隊就到達南非,20艘商船分別進入了德班與伊麗莎白港。2060年1月上旬,共和國提供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就送到了難民手中。出於安全考慮,南非並沒有接受共和國派遣的人道主義救援團。

可以說,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共和國在南部非洲戰場上發力了。

在提供了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之後不到1個月,共和國陸軍的第一個戰鬥單位就到達了達累斯薩拉姆,並且沿坦贊鐵路進入了尚比亞。2月底,該戰鬥單位就收復了被安哥拉軍隊佔領的尚比亞西部重鎮芒古,並且在追擊潰逃的安哥拉軍隊的時候,向西突擊了近1000千米,將戰火燒到了安哥拉境內。

穩住戰線後,共和國軍隊沒有冒進,而是轉變為工程兵,開始加強陣地建設。

到2060年底,共和國陸軍在南部非洲戰場上作戰的戰鬥單位達到4個,兵力超過10萬(這個時候,大部分戰鬥單位都是按照3萬人的標準組建)。可以說,這支足以在任何一個戰場上發起戰略進攻的部隊,不但能夠打垮安哥拉軍隊,甚至能夠輕而易舉的攻佔整個安哥拉。問題是,直到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在南部非洲戰場上做得最多的,還是修建基礎設施,而不是向西進攻。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共和國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戰後控制南部非洲,特別是控制奈米比亞與波札那打下基礎,畢竟只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才能讓共和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產生意義,不然共和國也沒有理由派軍隊去佔領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地區。問題是,共和國控制奈米比亞與波札那的主要目的應該是這兩個國家的稀有金屬礦藏,可是隻要共和國能夠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掌握的稀有金屬礦藏足夠使用200多年,完全沒有理由在大戰期間去南部非洲地區搞建設。甚至可以說,共和國當局完全可以在戰後從另外一個方向,即大西洋方向上登陸奈米比亞。總而言之,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當局肯定不是出於長遠考慮才沒有讓陸軍發起進攻。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共和國與南非達成了秘密協議。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最不希望共和國在南部非洲戰場上大展拳腳的不是美國,而是南非。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南部非洲戰爭變成共和國的戰爭,其他國家都得靠邊站,到時候就算南非投靠了共和國,也不可能從中撈到多少好處。對南非來說,結束南部非洲戰爭的最佳辦法肯定是由南非出面,讓交戰雙方以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問題是,談判需要時間,而且是充足的時間,所以南非當局肯定與共和國當局達成了秘密協議,南非以承認共和國的全球霸權、以及在戰爭期間為共和國提供便利為條件,換取了時間。也許有人會說,在這種情況下,共和國向南部非洲戰場派遣4個戰鬥單位沒有多少價值,還不如將這些部隊放到西非戰場上去。如果結果是南非設想的那樣,這4個戰鬥單位肯定是浪費了。問題就在於,主宰戰爭的不是南非。

回過頭來看共和國陸軍的部署就不難發現,南部非州戰爭絕對不可能以談判的方式結束。換個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