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千米,空氣阻力已經非常明顯),所以航母的飛行甲板設計成了五邊形,或者說是切掉了一個銳角的菱形。這麼設計除了能夠降低空氣阻力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大了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
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標準,即便在戰時,也只能將30%的艦載機放置在飛行甲板之上,即機庫要能容納70%的艦載機。按照這一比例計算,“重慶”級航母的甲板面積遠遠超過了需求(在不影響艦載機起降的情況下,飛行甲板上可以停放與機庫容納能力相當的艦載機),但是相對寬廣的甲板面積不但能夠提高航空作業效率,還能為今後的升級改造留下足夠的空間。
事實上,“雙側斜通甲板”並不新奇,21世紀初,美國海軍啟動CVM…78專案時,就有過類似的設計方案,只是當時航母船型的設計相對保守,而且美國海軍認為沒有必要建造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超級航母,也就沒有采用這一設計方案。在設計“傑弗遜”級航母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方案,因為當時美國沒有足夠強大的動力系統,無法確保讓15萬噸以上的超級航母達到45節的最大航速,而且還得為戰艦上的自衛系統留出足夠多的電能,所以該方案也被廢棄。
與以往的超級航母相比,“雙側斜通甲板”的最大好處就是提高了航空作業效率。
按照“重慶”級航母的設計指標,在僅採用6臺彈射器的情況下,可以依靠更加合理的航空作業將艦載機的出動效率提高1倍以上。因為降落區增加到2個,而且可以以交替的方式接收返航的艦載機,所以回收作業的效率也能提高1倍以上。如此一來,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重慶”級航母的航空作業效率就是“上海”級的2倍。因為獲得了更高的最大航行速度、更加寬敞的機庫與飛行甲板等等因素,所以“重慶”級的實際航空作業效率是“上海”級的3倍左右。即便拿噸位做對比,“重慶”級的航空作業效率也是“上海”級的1。5倍。
使用“雙側斜通甲板”的關鍵就是動力系統與建造艦體所用的材料。
雖然“重慶”級採用了“三體衝浪船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航上行阻力,但是要讓1艘排水量高達175000噸(滿載時更是高達210000噸)的超級航母以每小時130千米的速度航行,即便推進系統的轉換效率高達70%(磁流體推進系統的極限),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至少需要達到1200兆瓦,也就是相當於1座150萬人口的大城市的日常電能需求量。如果按照“上海”級的標準,即用2座可控聚變反應堆,單座功率都得超過600兆瓦。如果算上航母上各種系統、特別是自衛系統對電能的需求,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必須超過800兆瓦,而要為今後改進留餘地,最好超過1000兆瓦。雖然在民用領域,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起始功率都在1000兆瓦以上,但是在軍用領域,直到2040年可控聚變反應堆的輸出功率才突破1000兆瓦,“重慶”級也正是在這一年正式定型。因為沒有類似的動力系統,所以美國海軍直到2044年才啟動了與“重慶”級類似的超級航母建造工作。
與動力系統相比,最關鍵的還是艦體承力結構用的材料。雖然高強度合金問世後,很多工程力學方面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在2030年的時候就有人預測,如果高強度合金能夠大批次生產,至少在理論上可以建造高度超過2000米的摩天大廈。問題是,高強度合金一直沒有能夠實現量產,價格貴得出奇。正是如此,雖然“重慶”級是第一種大規模使用高強度合金的大型戰艦(高達7500噸,相當於3000輛DZ…31D型主戰坦克的用量),但是這些高強度合金沒有用來製造裝甲板,而是用在承力結構上,即用來支撐重達14萬噸的水上結構。因為高強度合金的價格過於昂貴,所以只用來加強承力結構,而不是用來製造整個承力結構。美國在“超級航母”的造艦賽跑中落後共和國好幾年,除了前面提到的動力系統功率不夠高之外,與高強度合金產能不夠也有很大關係。
要知道,在2044年之前,美國至少有3家高階冶金廠投產。
實際上,意義更大的還是“全封閉式艦體結構”。
航母誕生初期,英國海軍根據北大西洋上的氣候條件,不惜犧牲航母的載機能力,採用了封閉式機庫,並且取得重大成功。二戰後,幾乎所有小型航母都採用了封閉式機庫。而美國海軍青睞的大型航母與超級航母採用的都是開放式機庫(又被稱為半封閉式機庫),從而使超級航母的艦體結構基本定型。
事實上,2015年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