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排第一的窮國(比較有意思的是,排除戰亂等因素後,經濟越落後的國家,人口增長速度越快,反而是經濟越發達的國家,人口增長越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可以想像,發展20多年,除了人口一舉突破4億之外,印度尼西亞實際上沒有其他任何進展。

到21世紀40年代末,印度尼西亞成為了東南亞地區最貧窮的國家。

不管在哪個地區,貧窮絕對是動盪的根源。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22章 移民潮

21世紀初,烏干達駐聯合國大使在為部族衝突中喪失家園的難民奔走疾呼時提到,貧困是人類社會最大的毒瘤。歸根結底,幾乎所有社會問題、特別是導致重大災難的社會問題多是由貧困引發的。如同南非大主教在回答一位西方記者的問題時提到,非州戰亂不斷的根源就是極度貧困。與非洲相反,經濟發達的西歐、北美與澳洲,就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爆發過戰亂。

印度尼西亞的問題,除了貧困,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

早在2030年,印度尼西亞的基尼係數(反映社會貧富差距的一個資料)由21世紀初的不到4彪升到4。5以上。雖然大部分印度尼西亞人忍受貧困的能力可以與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共和國公民相提並論,對社會不公的忍受能力也非常厲害,比如在人類即將到殖民月球的21世紀30年代,仍然有大約20萬印度尼西亞人從火山口撿拾硫磺為生,而這些人都活不到50歲,他們用健康與壽命換來的,不過是每天幾十元的收入。但是隻需要一小部分人對社會不滿就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毫無疑問,在任何國家都不缺乏對社會不滿,而且敢於起身抗爭的鬥士。

受國情影響,印度尼西亞的社會動盪帶有明顯的民族主義特徵。

要知道,早在20世紀70年代,占人口總量不到5%的華人就憑藉勤奮勞作與聰明才智控制了印度尼西亞80%的社會財富,由此導致了從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的軍政府長期奉行排華政策,以及發生在1998年的、導致數十萬華人喪生與數百萬華人受害的嚴重反華暴動。進入21世紀後,印度尼西亞的反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2006年就差點再次發生反華暴動。可以說,三堅集團把資源加工企業放在馬來西亞,甚至不惜投入巨資興建工業園與擴大港口吞吐能力,就是對印度尼西亞社會上存在的排華反華情緒心存疑慮,不想承擔額外風險。甚至可以說,共和國跨國企業在投資印度尼西亞時以資源開採業為主,也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不管怎麼說,資源開採業的前期投入並不大,資本回收速度更快,而且撤資的時候也更加方便。

萬幸的是,在2040年之前,印度尼西亞社會上的排華與反華情緒還不嚴重。

不管怎麼說,在2040年之前,特別是在2033年之前,受全球大蕭條影響,從印度尼西亞政府到印度尼西亞民眾,都知道不能得罪共和國,必須依靠共和國的市場、以及共和國的投資來保持社會穩定。可以說,在2033年之前,印度尼西亞政府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出臺各種各樣的行政法規,保護共和國跨國企業在印度尼西亞的利益,並且控制國內民眾的情緒。

所謂一好遮百醜,因為經濟一直向上發展,所以很多問題都被遮蓋住了。

實際上,早在2030年,印度尼西亞社會上的排華與反華情緒就開始抬頭。當年3月21日,發生在雅加達萬豪國際酒店、導致30多人喪生,400多人負傷的恐怖襲擊案就是針對共和國的跨國企業。雖然印度尼西亞當局迅速採取行動,出動特種部隊擊斃數名恐怖份子,解救了數百名人質,並且按照共和國的要求,讓共和國的刑事專家(實際上是情報人員)審訊了唯一被活捉的恐怖份子,但是這起事件仍然對兩國關係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當年共和國赴印(尼)遊客減少七成,共和國跨國企業在印(尼)投資銳減四成,包括三堅集團、葉宏兵因與華勝集團在內的多家大型跨國企業紛紛將投資目的地轉往馬來西亞與泰國,甚至在年中的時候傳出了三堅集團準備從印(尼)撤資的訊息。就算這只是某些別有用心的西方新聞媒體放出的謠言(受此影響,三堅集團的股票在數日內暴跌了近7%,而當時三堅集團正在與阿根廷最大的國有礦業集因進行換股合併談判,受股票暴跌影響,三堅集團為兼併南美洲第四大的礦業集團多付出了大約240億美元,而持有該集團上市股票的西方金融企業從中獲益上百億美元),也能從中看出,隨著印度尼西亞社會上的排華與反華情緒抬頭,任何一家共和國的跨國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