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艦隊去冒險。
當然,不是所有作戰力量都值得保護。
不管怎麼說,航母只是作戰武器的承載平臺,即航空兵的活動基地。在艦隊不能冒險的情況下,不等於航空兵不能冒險。
從交戰雙方的戰役部署來看,航空兵都是可以消耗的作戰力量。
在共和國海軍2支主力艦隊後方1000千米之內,各有2座海上基地,而且其中至少1座海上基地為戰術航空隊服務,即主要部署戰術戰鬥機。如此一來,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動近千架戰鬥機為艦隊提供空中掩護(從出動效率來看,一次出擊最多能夠出動300架戰鬥機)。也許有人認為,上千架戰鬥機的價值超過了1支艦隊。這個說法沒有錯,可是在戰爭時期,衡量軍事力量價值的主要標準不是市場價格,而是大規模批次生產的難易程度。和平時期,戰鬥機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高,而這其中又包括了大量智慧財產權。從批次生產的角度看,幾十噸重的戰鬥機肯定要比幾萬噸重的戰艦更容易生產,而且在僅僅考慮原料成本、零備件成本與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戰鬥機的製造成本肯定比戰艦低。即便從武器性質分類來看,戰鬥機屬於戰術武器,戰艦屬於戰略武器,而戰術武器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消耗性武器”。
與共和國海軍一樣,美國海軍也在2支艦隊後面各部署了1座海上基地,而且2座海上基地可以交叉支援艦隊作戰,即能保證同時動用2座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為1支艦隊提供空中支援。
這一部署說明,兩支海軍都不想讓艦隊遭受損失。
作戰部署決定了作戰戰術,也就決定了戰場態勢。
在艦隊不肯主動出擊的情況下,雙方都無法確保制空權與制海權,也只能儘量出動航空兵來奪取制空權與制海權。正是如此,雙方戰術航空兵爭奪制空權的戰鬥貫穿了整個登陸作戰。根據雙方公佈的戰報,在塞班島上的最後一批美軍被共和國陸戰隊用綽號“掩體終結者”的智慧反坑道彈藥從地下工事裡趕出來的時候,雙方航空兵總共交手上百次,大大小小的空戰打了不下200場,僅在空戰中被擊落的戰鬥機就超過了1800架,算上被地面防空系統擊落的戰鬥機、以及損失的其他作戰飛機(損失僅次於戰鬥機的就是用來搜救跳傘飛行員的海上巡邏機),雙方為了爭奪這座島嶼,總共損失了2600架飛機,陣亡飛行員超過4000人。
如此慘烈的戰鬥,考驗的不單單是雙方官兵的戰鬥意志,還有雙方的戰爭生產能力。
到戰鬥結束的時候,共和國海軍總共向前線增派了600架戰鬥機與大約300架其他作戰飛機,也只相當於補充了戰鬥機損失的75%,其他戰機損失的80%。美國海軍也在塞班島登陸作戰結束前向前線增派了700架戰鬥機與大約300架其他作戰飛機。更重要的是,雙方補充的都是新式作戰飛機。也就是說,在塞班島登陸作戰期間,雙方的戰爭生產能力已經開始發揮威力。根據共和國當局在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到2058年5月份,共和國的戰鬥機月產量已經高達1000架,預計年產量將超過10000架(前4個月的月產量並不高),計劃在2059年將戰鬥機的平均月產量提高到2000架,並且2060將產能再提升一倍,達到年產5萬架。美國的情況不會差到哪裡去,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制訂的戰時生產計劃,2058年的戰鬥機產量將突破10000架,到2060年超過4萬架。可以說,塞班島登陸作戰期間,共和國與美國的戰鬥機生產工廠已經開足馬力,所有生產線都以最高效率運轉,幾乎達到每天都能生產6架戰鬥機的最高產能(即1條生產線1年生產20000架戰鬥機)。按照這個速度計算,共和國海軍增派給前線的600架戰鬥機,也就相當於共和國所有戰鬥機工廠在5月份前20天的產量。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如此巨大的生產能力,也就不可能打如此巨大的消耗戰。
相對而言,真正的問題不是戰鬥機產能跟不跟得上,而是飛行員的培養速度能不能超過陣亡速度。
要知道,即便在磁懸浮汽車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的21世紀中葉,飛行員仍然是軍隊中技能含金量最高的軍人。雖然在戰爭爆發前,共和國與美國都想方設法擴充飛行員隊伍,並且設法增大飛行員儲備。比如共和國將飛行員的平均服役年限由7年降到3年,除掉近2年的訓練時間,相當於只有1年的服役期限,即在基本掌握了戰術要領之後就將離開部隊,以此獲得了大約3萬人左右的儲備力量。美國也已類似的方法培養與儲備了3到4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