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杜奇威長出了口氣,說道,“眾所周知,理想主義者會為了理想而冒險,也就會在冒險的時候忘記危險,犯下錯誤,給對手可趁之機。現實主義份子卻不會輕易冒險,或者說,現實主義份子沒有明確的目的,即便有,也不會表現出來。因此現實主義份子會朝最大利益奮鬥,更會在行動的時候萬分謹慎,絕不輕易給對手創造機會。在脫下軍裝之前,裴承毅就是個現實主義份子,特別是在中東戰爭中,他的務實精神體現得非常明顯。設想一下,在他的統帥下,中國更好對付,還是更難對付?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中國變得更難捉摸了。暫且不說其他事情,畢竟他剛剛上任,還沒有獲得多少表現機會,僅以今天發生的事情來講,如果僅僅為了對付俄羅斯,有必要在動手之前如此大張旗鼓的調配軍事力量嗎?洛克維爾、菲利普,你們會這麼做嗎?不管怎麼說,如果讓我來安排的話,我就不會這麼做。要知道,中國本土西北與東北地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非常發達,朝鮮的交通網路也四通八達,加上兩地都有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以及與之配套的軍事基地,再加上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國陸軍無與倫比的戰略機動能力,有必要提前向前線運送物資嗎?十六年前,中國軍隊能夠奔襲數千千米,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發動中東戰爭,十六年過去了,難道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升反降,反而不如十六年前?所有的跡象都表明,今天發生的事情絕不簡單,不但是早就預謀好了的,而且與中國當局、或者說與裴承毅的真實目的有密切關係。”

“也就是說,中國不見得會主動攻打俄羅斯?”史塔克搶在他人前面問了一句。

杜奇威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真要這麼簡單的話,裴承毅就不是那個讓我們吃了數次敗仗的戰略天才了。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這種可能性,畢竟以中國的傳統思想,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正義一方終究會取勝。雖然這種戰略思想是拿來騙人的,特別是拿來矇蔽平民百姓的,但是受其影響,中國當局肯定得考慮戰爭的正義性。換句話說,如果能讓俄羅斯挑起戰爭,不但對中國有利、對中國當局更加有利。問題是,中國當局完全可以拋棄這種觀念,裴承毅本來就是一個不按規則出牌的人。換句話說,我們根本不可能準確判斷中國當局的意圖。如此一來,我們也就無法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說直接一點,如果我們認為中國當局會主動挑起戰爭,就應該積極協助俄羅斯,從而使俄羅斯的局勢失控,最終讓俄羅斯打響第一槍。如果情況截然相反,我們就得采取相反的策略,即壓制俄羅斯,讓俄羅斯不要輕舉妄動;暫且不論這麼做能否產生積極效果,就算能,也會使俄羅斯的國防實力受到影響,從而為中國創造了一舉打垮俄羅斯的機會。也許還有第三種、甚至第四種可能,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只能被動應對。”

杜奇威把話說到這個分上,再愚鈍的人都聽得出來總統的言外之意。

既然別無選擇,就不用再處心積慮的去找應對措施,順應局勢發展,才能最有效的保護美國、捍衛美國利益。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20章 血性

美國高層會商的最終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當局在戰與否的問題上不再猶豫。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大範圍調運軍事物資、積極為戰爭做準備很快傳遍了全世界,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發現共和國的軍事調動集中在本土西北與東北、以及東北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時,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迅速從共和國轉到了俄羅斯,討論的主要話題也由“共和國會不會主動挑起戰爭”變成“俄羅斯能不能擋住共和國的雷霆一擊”。分析局勢的時候,一些西方新聞媒體還唯恐天下不亂,故意翻出了一些陳年老賬,其中就包括前幾年,在共和國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對中俄歷史糾紛的一些觀點與看法。

實事求是的講,中俄交往史,就是一部恩怨史。即便從1840年後的近代算起,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一個人口最多,一個國土面積最廣闊)就沒有真正友好過,總是處在不那麼正常的非平等關係狀態之下。如果按照兩國的相互關係,可以大致將兩國的近現代交往史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從1857年雙方簽訂《愛琿條約》到20世紀60年代初雙方關係徹底破裂的100多年,這是雙方關係極為不平等,而且俄羅斯佔絕對優勢的階段。二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20年代末的40多年,這是雙方關係相對平等,且雙方均不佔絕對優勢的階段。三是21世紀30年代之後,這是雙方關係再次變得不平等,而且共和國佔據絕對優勢的階段。在這三個階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