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致勝來到了書房。
“有什麼事?”
“外交部剛剛送來的。”葉致勝將手裡的檔案遞給了王元慶,“美國與日本再次發出外交照會我們儘快與韓國進行停戰談判。”
“沒別的了?”
葉致勝搖了搖頭。“美日兩國均沒對我國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
“那就不用理會,讓外交部繼續打太極。”王元慶丟下了檔案,“去準備車,另外給元首的秘書打電話,說我馬上過去。”
因為第三次戰役即將結束,第四次戰役的總體方針已經確定,所以趙潤東回到了元首府,沒在總參謀部過夜。
見到趙潤東之後,王元慶首先彙報了外交工作。
“既然美日沒對我們提出的問題做出正面回答,就不用考慮停戰問題。”趙潤東冷冷一笑,說道,“美國與日本的想法很簡單,雖然韓國戰敗已成定局,但是兩國都希望韓國能夠繼續存在下去,成為牽制我們的重要力量。談不談、怎麼談,不由外交官決定,而由軍隊決定。拖得越久,談判對我們越有利。如果我們能在二月中旬完成第四次戰役,佔領釜山,要不要進行談判都是個問題。”
軍事會議上,趙潤東轉為支援儘快攻佔釜山,正是為了儘快結束戰爭。
“我與項鋌輝、裴承毅談過,只要準備充分,第四次戰役肯定能在二月中旬結束。”
趙潤東看了王元慶一眼,說道:“他們說了些什麼?”
“主要是參戰部隊。”王元慶苦笑了一下,說道,“我一直對軍事問題不太在行,所以不知道他們說得有沒有道理,按照裴承毅的說法,第四次戰役速戰速決的先決條件是進攻突然性與速度。只要在敵人想像不到的情況下發動進攻,快速推進,就能在數日之內完成作戰行動,攻佔釜山。”
“也就是說,需要快速突擊部隊。”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項鋌輝也持這樣的觀點,認為除了讓38軍留下來之外,應該將54軍派到前線上去,讓77軍擔任主要突擊任務。”
“77軍?”趙潤東微微皺了下眉頭,“項鋌輝是這麼說的?”
“裴承毅提出來的,項鋌輝支援裴承毅。”
趙潤東微微點點頭,說道:“看來,項鋌輝也會動腦子了。”
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怎麼說,凌雲霄都是項鋌輝一手提拔起來的。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平澤事件,項鋌輝都認為凌雲霄沒有犯錯,也沒有什麼值得追究的責任。”
“話可不能這,錯了就錯了,沒什麼好商量。”趙潤東揉了揉太陽穴,說道,“不過,凌雲霄確實立下了重大功勞。如果不是77軍出人意料的佔領清州,我們必須在西部戰場上再打一場大規模戰役,然後才能向釜山進軍,戰爭將拖到二月底,甚至三月上旬。從外交上看,如果拖到三月上旬,我們將非常被動。到時候韋斯特伍德理順了美國國內矛盾,肯定會在各個方向上對我國施加壓力,迫使我們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結束半島戰爭。如果我們能夠趕在二月中旬結束戰爭,美國將非常被動。”
“關鍵還是投入的作戰部隊。”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項鋌輝與裴承毅這麼有把握,就讓他們放手去幹,讓凌雲霄留在前線,繼續指揮77軍。平澤事件的調查工作緩一緩,仗打完之前,誰敢唧唧歪歪就是與國家作對、與民族作對,絕不輕饒。仗打完了,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有功勞就可以不計過失,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王元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因為趙潤東的話裡有話。
“過失”與“錯誤”是完全不同概念,“過失”的嚴重程度低得多,按照趙潤東這番話的意思,只要凌雲霄在第四次戰役中表現突出,平澤事件只算“過失”。一般情況下,“過失”不會深入追究,最多讓凌雲霄少拿幾塊勳章,晚兩年晉升。
“其他的,你也不必擔心。”趙潤東呵呵一笑,說道,“我剛跟老彭通了電話,除了跳得最兇的那幾個之外,大部分老將都認為77軍的做法沒有錯。畢竟,大部分將軍都以國家與民族的利益為重。這次39軍的表現非常突出,我準備讓蘇勁輝晉升上將,調入總參謀部工作。”
“這……是不是太快了?”
“不算快,也不算慢。”趙潤東稍微沉思一陣,說道,“老紀推行的軍事改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軍事改革是長久的事情,美軍到現在都在推行改革。在這幾次戰爭中,我軍暴露出了大量問題,特別是聯合指揮方面的問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