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的裝甲力量。讓38軍與54軍充當77軍的後盾,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三個軍的戰鬥力。”

“為什麼不選擇39軍?”

裴承毅遲疑了一下。

“時間來不及。”項鋌輝輕描淡寫的回答了王元慶的問題,“漢城的戰鬥還在進行,如果讓39軍參加第四次戰役,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我們將戰役結束時間訂在二月十五日之前,就無法讓39軍參戰。”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

“39軍的編制過於龐大,在韓國東南地區作戰不太方便。”裴承毅補充了項鋌輝的話,說道,“韓國的很多道路是按照韓軍的標準修建的,我軍的主戰坦克在全披掛的情況下只能在拖車上進行道路機動。在此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主戰坦克直接在道路上機動,很容易壓垮路基。39軍是重灌甲軍,戰鬥力不容懷,可透過能力非常有限,在戰術使用上更適合用來攻開啟城與漢城這樣的有嚴密防禦的軍事要塞與大城市,而韓國東南地區的城市規模並不大,不需要重灌甲部隊。”

“看來,你們都想好了。”

項鋌輝與裴承毅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這樣也好,畢竟我對軍事問題不太瞭解。”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看我這個當主人的,飯菜都涼了。小葉,讓廚師炒幾個小菜。”

匆匆吃了晚飯,項鋌輝與裴承毅告辭返回總參謀部。

雙方已經達成一致,問題交到了王元慶手裡。

卷七 半島硝煙 第153章 重塑形象

回到書房,王元慶沏好一杯濃茶。

項鋌輝的反應完全在王元慶的預料之中。成為總參謀長前,項鋌輝就是“少壯派”的堅強後盾,裴承毅、凌雲霄、華劍鋒等年輕將領都是他提拔起來的。成為總參某長後,項鋌輝為了栽培“少壯派”,甚至刻意打壓其他利益集團。

不得不承認,項鋌輝的手段過於“激進”。

雖然“少壯派”發展壯大,對提升共和國的軍事力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半島戰爭充分證明了“少壯派”的能力,但是軍隊是社會群體,有利益衝突,項鋌輝扶持“少壯派”沒有錯,為此打壓其他利益集團卻會產生“過之猶如不及”的效果。

挑起矛盾的不是別人,正是項鋌輝。

追根溯源,彭茂也是“始作俑者”。推行軍事改革之後,彭茂邦不是不明白紀佑國的意思,而是礙於情面,沒有徹底執行。彭茂邦知道後果,才力排眾議,把根基尚淺的項鋌輝推上了總參謀長的位置,讓項鋌輝幫他完成沒有完成的改革任務。退休後,彭茂邦沒有回家養老,而是留在北京,正是為了在暗中支援項鋌輝。

矛盾從激化到爆發,需要根導火索。平澤事件正成了兩大利益集團矛盾爆發的引信。

趙潤東讓王元慶全權處理,考慮得非常深遠,目的非常明確。一是讓王元慶趁此機會與軍隊內的“少壯派”結成利益聯盟,為王元慶在2年後出任國家元首奠定基礎;二是讓王元慶在軍隊內樹立威信,明確的告訴各個利益集團,王元慶將是下一任元首;三是在事態失去控制之前,留有迴旋餘地,避免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為此,趙潤東還讓彭茂邦去穩住那些有影響力的老將。

如何處理。對王元慶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軍隊是一個非常特殊地會群體。除了等級森嚴之外。利益網路相對固定。雖然站在臺上地是各個集團地代表。要麼是將軍麼是高階軍官。但是在每一個將領身後有成千上萬地軍人。

要想軍隊穩定。就得儘量確保每一個軍人地利益。

擺在王元慶面前地選擇有兩個。一是藉助“少壯派”打擊“世家派”。從而獲得“少壯派”全力支援;二是當和事老。利用利益集團之間地矛盾控制軍隊“少壯派”與“世家派”聽從指揮。

這絕對不是一道簡單地選擇題。雖然任何社會團體中都存在利益集團。適當地內部競爭能夠促進發展是當內部鬥爭成為主要矛盾地時候。利益集團就將成為發展地障礙。簡單地說。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軍隊進步。只要超過某個限度。就將制約軍隊發展地負面因素。

關鍵就是“度”,也就是利益集團的規模與影響力。

如果王元慶扶持“少壯派”能保證數十年後,“少壯派”不會成為另外一個“世家派”成為阻礙共和國軍事力量髮長的障礙?

“扶持”不是最佳選擇,“平衡”才是理想途徑。

王元慶思考這些問題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