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陵島運送個配備遠端火箭炮的炮兵營、以及上萬枚大口徑遠端火箭彈,準備對獨島進行遠端炮擊。
“隔山打牛”的戰術收到了成效。因為鬱陵島是得到公認的韓國領土,如果日本轟炸鬱陵島,或者打擊在鬱陵島上空飛行的韓國作戰飛機,美國就有理由參戰了,所以日本非常“剋制”,沒有展開反擊,甚至沒有與韓國空軍正面交戰。
這也是非常無奈的戰術,如果有別的選擇,韓國不會這麼做。按照日本的說法,韓國採取“卑鄙”戰術,證明韓國放棄了“侵略”獨島的想法。
對登上獨島的日本軍人來說,這一天卻不太好過。韓國空軍的轟炸非常頻繁,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枚導彈或者一顆炸彈落在獨島上,搞得日本官兵提心吊膽,不得不隨時準備衝向最近的防空掩體。從16點30分開始,韓國炮兵加入戰鬥,第一次炮擊就向東島(獨島主要有東西2個大島)投擲了上千枚火箭彈。雖然半數以上的火箭彈落在了海面上,但是仍然有10多名日軍被炸死。隨後,每過10來分鐘就會有幾枚火箭彈落下來,讓日軍不得不加快挖掘防空掩體的速度。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韓國可謂進退兩難。對樸太玄來說,如果承認“戰敗”,憤怒的民意會立即把他趕出青瓦臺;如果繼續打下去,韓國的國力與韓國社會將受到戰爭地嚴峻考驗。
打。打不贏。不打。無法向國民交代。
就在所有人認為戰局已定地時候。夜間。局勢突然出現轉變。
大概23點左右。正在隱岐諸島西北海域活動地“赤城”號航母戰鬥群(日本地航母分別被命名為“赤城”與“加賀”)遭到潛艇偷襲。至少有1條重型魚雷擊中了“赤城”號。還有1條魚雷擊中了距離“赤城”號不到3海里地“利根”號防空驅逐艦。2艘戰艦上燃起地大火照亮了夜空。在數十千米外地隱諸島上都清晰可見。
5日凌晨。韓國總統樸太玄親自宣佈。海軍潛艇擊沉日本航母與驅逐艦各一艘!
當天晚上。幾乎所有韓國人都失眠了。到天亮地時候。短短數個小時之內。青瓦臺總統府外就聚集了數十萬情緒激揚。高舉韓國國旗與總統畫像海報、高喊著“大韓民族萬歲”口號地韓國人。
實際情況,肯定會讓所有韓國人失望。
8點45分,村上貞正在首相府向前來採訪地日本記者宣佈,“赤城”號航母與“利根”號驅逐艦遭潛艇偷襲,均遭受重創,正在返回敦賀海軍基地的途中。隨後,日本電視臺播放了2艘戰艦進行損傷管理與滅火時拍下的錄象。
不管韓國人相信還是不相信,“赤城”號航母與“利根”號驅逐艦確實沒有沉沒,只遭到了重創。共和國與美國的偵察衛星先後拍下了2艘戰艦在其他戰艦地掩護下、帶傷返航的照片。
似乎為了保住面子,樸太玄立即宣佈,韓國將發動大規模作戰行動,殲滅日本艦隊。
韓國總統擺了一次“烏龍”,但是對這場短暫的衝突來說,2艘遭到重創的戰艦已經喪失作戰能力,與被擊沉沒有多大區別。
事後證明,“赤城”號與“利根”號都差點被擊沉,韓國潛艇缺的只是一點點運氣。
“赤城”號的中雷點在第231號龍骨附近,也就是靠近艦尾地方。因為設計上存在缺陷,所以1條魚雷就差點炸斷“赤城”號的推進軸。雖然“赤城”號配備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即便所有主推進軸都被炸斷,仍然能夠以2節地速度返航,但是當時還有第二條魚雷正在射向“赤城”號,最終差點命中“赤城”號,如果主推進軸全部被炸斷,“赤城”號將在劫難逃。
返航途中,“赤城”號就使用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
“赤城”號的問題不僅僅是推進系統,因為數十年沒有設計過航母,動亂時期大批日本造船工程師與技術人員流亡海外,所以在設計“赤城”號地時候,日本不得不“白手起家”,除了電磁彈射器等從美國引進的技術之外,幾乎所有工作都得從頭做起。
與一般地戰艦相比,排水量4萬多噸的中型航母複雜得多。設計艦體水密結構的時候,日本工程師為了將排水量控制在規定的範圍之內,不得不採用了很多“巧辦法”。事實證明,在戰艦生存能力上,沒有“巧辦法”可尋,一分錢一分貨,“偷工減料”最終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後果。不說別的,美國數十年來,多次提出發展小型航母,最終都放棄了,至今仍然在建造排水量10萬噸以上的超級航母;在大幅度縮減航母艦載機規模的時候,美國仍然沒有降低航母的排水量,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確保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