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共和國的年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只有7%)。也就是說,裝備審批將更加嚴格,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鬥爭將更加激烈。
在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的時候,如果能夠得到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處長的支援,很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可以說,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安排,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安排。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2章 政治鬥爭
如果說從2041年8月3日開始的“開羅停戰談判”上的一幕幕鬧劇,體現出了共和國與美國在中東地區明爭暗鬥的方方面面,那麼在2042年7月到8月進行的共和國中央政府換屆選舉則一覽無餘的展現出共和國各大利益集團打著國家利益的旗號,私下裡卻在勾心鬥角的政治交易的本來面目。
與5年前相比,裴承毅不再是看客,而是遊戲的參與者。
實際上,早在2041年底,也就是裴承毅返回共和國首都之前,與換屆選舉有關的政治鬥爭就已經開始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顧衛民肯定不大願意讓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
雖然在中東戰爭爆發之前,受李存勳等人影響,顧衛民在國防部長人選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將裴承毅列為候選人。以當時的情況,顧衛民肯定認為裴承毅不大可能在中東戰爭中取得圓滿結果,所以可以在戰爭後否決之前的決定,讓帥永康繼續擔任國防部長。但是實際情況與顧衛民預料的相差很遠,裴承毅不但完成了聯合司令官的任務,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2041年8月初,共和國與美國宣佈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一些有門道的新聞媒體就大肆宣揚,裴承毅將在1年之後成為自趙潤東之後,共和國首位軍人出身的國防部長,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一位按照新頒佈的相關法律,以現役軍人身份進入國務院的國防部長。毫無疑問,這些新聞宣傳都與軍情局有關。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相信,顧衛民並不想讓他出任國防部長。
當然,以李存勳的為人,他不可能在裴承毅的面前說國家元首的不是,甚至不會給裴承毅任何這方面的暗示。
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的希望並不大。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裴承毅缺少來自中央政府的支援。雖然李存勳在共和國中央政府中的影響力僅次於顧衛民,是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但是作為軍情局長,李存勳從來不會在重大政治決策上發表意見,更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扶持裴承毅。更重要的是,李存勳在很多時候都是個“影子人物”。在國務院的20多個部長中,只有國防部長知道他的真實相貌,其他部門領導最多知道軍情局長叫李存勳,而不知道李存勳到底長什麼樣子。也就是說,李存勳的影響力還不足以決定國防部長的人選。
除了李存勳,真正支援裴承毅的就只有國家副元首顏靖宇了。
問題是,顏靖宇也很尷尬,根本不可能給予裴承毅太多的支援。
雖然與當年的趙潤東一樣,顧衛民也是過渡時期的領導人,在2047年任滿之後,將由顏靖宇出任國家元首,但是與趙潤東相比,顧衛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更加擅長處理政府內部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講,趙潤東是一個具有軍人特點的政治家,不然也不會在第二屆任期中重用王元慶,最終按照紀估國的安排,把大權交給了王元慶。毫無疑問,顧衛民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與軍人沒有任何瓜葛的政治家,這一特點決定了顧衛民的政治傾向與政治能力。按照外界估計,到2047年的時候,就算把國家元首的位置交給了顏靖宇,顧衛民也不會甘於寂寞,到時候,甚至有可能迫使王元慶復出,從而讓共和國的政治體制出現問題。
總的來說,顏靖宇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作為共和國的第三號領導人,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葉致勝還算不上是裴承毅的盟友。
因為葉致勝對王元慶的安排並不滿意,所以在2042年前的5年間,他基本上成為了顧衛民的盟友。用外界的話來說,葉致勝的目的是在2047年住進元首府,因此需要在政治立場上拉攏顧衛民來對抗顏靖宇。說得簡單一點,因為顧衛民扶持的帥永康不可能在2047年之前擁有成為國家元首的影響力,而國務院總理閻尚隆又是個老好人,所以顧衛民在與顏靖宇對抗的時候,缺乏一個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也就缺乏長遠發展動力。如果能夠與葉致勝聯合,顧衛民就能壓制顏靖宇。當然,顧衛民不可能不知道葉致勝的野心,也就知道與葉致勝合作是在冒險。如此一來,在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