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離開了迪亞巴克爾。

與杜奇威之前的預料完全相反,這支王牌部隊沒有北上攻打馬拉蒂亞,而是以最快的行軍速度南下,到達馬爾丁北面的馬澤達厄之後轉向西進,以極快的速度殺向了阿塔圖爾克水庫南面的尚勒烏爾法。這也是土耳其南部地區,最後一座還在土軍控制之中的省會城市與軍事重鎮。

第六戰鬥單位到達加濟安泰普的時候,杜奇威就知道,第十戰鬥單位不會北上。

站在裴承毅的立場上,比起北上拓寬戰線,穩固後方更加重要。之前,杜奇威認為裴承毅會讓第六戰鬥單位在南面活動,一來掃蕩土耳其南部地區,二來讓這支剛剛上戰場的戰鬥部隊熱身,三來分擔主力部隊的負擔。顯然,杜奇威低估了第六戰鬥單位的實力,也高估了裴承毅的野心。

問題是,杜奇威沒有低估第十戰鬥單位的實力。

按照他的推測,第十戰鬥單位肯定能在15日天黑前佔領尚勒烏爾法。

因為CIA與NSA都證實,共和國陸軍的第八支戰鬥單位,也就是第七戰鬥單位很有可能在15日到達戰場,最遲能在17日投入戰鬥,所以杜奇威有理由相信,裴承毅在15日之前會以穩固戰場為主,等到第七戰鬥單位到達,才發起總攻。如此一來,讓第十戰鬥單位攻打尚勒烏爾法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毫無疑問,局勢對美軍極端不利。

隨著尚勒烏爾法失守,加上第六戰鬥單位前往巴赫切解圍,第五戰鬥單位在奧斯曼尼耶發起反擊,整個北方戰線的主動權都將落到裴承毅的手上。最遲17日,裴承毅就有足夠的兵力在北方戰線上發動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略決戰。毫無疑問,到那個時候,美軍連決戰的準備工作都沒做好,更別提取勝了。

必須延遲決戰的爆發時間,也就得想辦法讓裴承毅分兵,或者耗掉他手裡的兵力。

因為美土聯軍已經在收縮防線,讓裴承毅分兵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只能想辦法消耗共和國陸軍的作戰部隊。在戰場上硬拼肯定不行,不然戰爭也不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只有唯一的選擇,那就是利用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打擊共和國軍隊,大量消滅共和國陸軍的有生力量!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31章 戰爭加速

雖然土軍炸掉阿塔圖爾克水庫大壩的行動來得非常突然,共和國軍隊連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但是在突如其來的洪水面前,真正的受害者絕對不是全副武裝的軍人,而是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

要知道,任何野戰部隊都有渡河跨江的能力,根本不會畏懼人造洪水。

就拿共和國陸軍的作戰部隊來說,DZ…31C型主戰坦克與DB…30D型步兵戰車都是由陸軍與海軍陸戰隊共同研製的,雖然陸軍型與陸戰隊型有所差別,比如沒有安裝大功率噴水推進系統,但是肯定具備浮渡能力。事實上,作為具有三防能力的主戰裝備,加上DZ…31C與DB…30D都是電動戰車,就算被洪水淹沒了,只要沒有翻覆,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其他的作戰裝備,比如軍用越野車等等,都具有涉水能力,有的還具有浮渡能力。再不濟,在洪水面前,軍隊的自救能力也比平民好得多。

別說共和國陸軍的作戰部隊,就連洪水衝擊區內的土耳其國民軍都沒有“全軍覆沒”。

當然,洪水產生的影響非常大。

準確的說,洪水帶來的淤泥對部隊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裴承毅是在15日夜間收到訊息的,當時土軍剛剛炸掉了水庫的大壩。

因為在此之前,土軍已經炸掉了代韋蓋吉迪水庫的大壩,對迪亞巴克爾造成了一些影響,所以裴承毅與袁晨皓都比較重視這方面的情況。給第六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安排作戰任務的時候,袁晨皓就讓蹇柄彪與李東石格外注意阿塔圖爾克大壩的情況,派遣大型無人偵察機時刻監視該方向上的土軍。裴承毅也給前線指揮部打了招呼,甚至讓張孝瓏利用軍情局的資源,對大壩決堤後產生的影響做了估計。

可惜的是,在軍情局做出評估之前,土軍就採取了行動。

16日凌晨,拿到袁晨皓髮來的第一份態勢報告後,裴承毅立即讓剛剛趕來的張孝瓏替他接通了李存勳與劉曉賓的電話。

“已經證實,是土軍炸掉了大壩。”裴承毅一邊說著,一邊讓張孝瓏將整理好的一些圖片透過網路發給李存勳與劉曉賓。“這是偵察機拍下的照片,從決口處的寬度,以及決口位置來看,土軍選擇了一處非常理想的爆破點,而且使用了好幾噸炸藥,由此斷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