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似乎雙方都打累了,或者厭煩了你來我往的戰鬥,在黎明到來前的半個小時,交戰雙方同時停止了作戰行動,進攻的第九戰鬥單位戰鬥旅主動向北迴撤了30千米。防禦的以軍第118裝甲旅與第5步兵旅也沒趁機發起反擊。

戰場上突然安靜了下來,不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戰鬥並沒停止,只是由地面轉到了空中。

當天上午,共和國與美國的空中力量就在敘利巫上空交手20多次,雖然各有勝負,但是每次空戰的規模都不大。

開戰之後,雙方都在拼命爭奪制空權。

在最初幾天,共和國與美國都按照傳統的空中作戰理論,即集中優勢兵力,首先奪取制空權,再進行空中打擊。

顯然,傳統戰術思想受到了考驗。

不是說優先奪取制空權的戰術有問題,在空天打擊實用之前,制空權仍然是佔領戰場制高點的關鍵所在,奪取制空權絕對至關重要。問題是,與以往的戰爭相比,中東戰爭有很大的特殊性。別的不說,美國空軍的主力全都部署在戰場以外,共和國空軍的主力也部署在遠離美軍打擊範圍的地方。也就是說,無法透過打擊對方空軍基地的方式來奪取制空權,只能在空戰中對付對方的戰鬥機。因為雙方重型制空戰鬥機的效能在伯仲之間,加上重型制空戰鬥機非常昂貴,即便是超級大國,也不可能在和平時期大批次採購,而在戰爭打響後才緊急訂購,肯定趕不上戰爭消耗,所以幾天的戰鬥下來,共和國與美國的重型戰鬥機都損失慘重,在新訂購的戰鬥機交付之前,都無力掌握全部制空權。

受此影響,雙方都調整了空戰戰術。

從7日開始,共和國空軍就把重點放在了護航上,即由重型制空戰鬥機為執行打擊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護航。共和國海軍也改變了戰術,除了留下足夠的防空戰鬥機之外,也讓重型戰鬥機主要擔任護航任務。也就是說,共和國軍隊不再刻意奪取制空權,將保證空中支援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美國空軍與海軍也在同一天做了類似的調整,把空中支援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正是如此,9日上午的空中戰鬥,幾乎都是“遭遇戰”。

準確的說,是在特殊環境下的遭遇戰。

按照共和國空軍在戰後公佈的相關資訊,調整了作戰戰術之後,重型制空戰鬥機除了為執行攻擊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護航之外,還將接受所在防空管制區域的指揮。即根據預警機或者地面指揮站提供的資訊,前去攔截敵機。如此一來,重型制空戰鬥機不但要扮演護航戰鬥機的角色,還要扮演截擊機的角色。

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重型制空戰鬥機的作戰能力。

因為前幾天的損失非常慘重,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誰能有效發揮部隊的戰鬥力,誰就能在空中戰鬥中佔據優勢,所以戰術上的調整,幾乎都是針對制空戰鬥機的,而且都是為了提高制空戰鬥機的作戰效能。

這種戰術調整,對空戰戰鬥,乃至戰鬥機的使用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美國空軍在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來看,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所有輕型與中型多用途戰鬥機在執行非制空任務的時候,就不再攜帶中程攔截導彈了,有的時候甚至不再攜帶格鬥導彈。原因非常簡單,面對擁有效能強大的主動防禦系統的重型制空戰鬥機的時候,如果不能一次發射足夠多的導彈,攔截導彈與格鬥導彈的作戰效能幾乎為零,甚至不如戰鬥機上的機關炮頂用。

當多用途戰鬥機丟下了自衛用的導彈,變化的不僅僅是作戰用途。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美空中力量的這次交手,為今後的空軍建設指明瞭方向,即在技術引領的戰術變革時代,空軍的作戰飛機將再次以側重某一種效能,並且以該效能來確定戰機的性質,戰鬥機就是戰鬥機、攻擊機就是攻擊機、轟炸機就是轟炸機,風光了數十年的多用途戰鬥機肯定會被淘汰。

有人在說這是退步,而有人則認為這是返璞歸真。

回顧空中力量的發展歷程就能發現,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作戰飛機都有非常明顯的效能側重。只有在某個國家取得了絕對霸主地位的情況下,多用途戰鬥機才是空中力量的主宰。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即在絕對霸權下,象徵霸權的空中力量很難受到挑戰。

20世紀90年代初到21世紀10年代末,美國在近30年的時間內,擁有獨一無二的絕對霸權,美國空軍打遍全球無敵手。某些時候,就連美國海軍航空兵與陸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