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福克蘭群島用有限的經費購買轟炸機,而是想借此機會,讓國防部在購買重型戰鬥機的事情上鬆口,為購買F…22C創造機會。
可以說,20年來,皇家空軍最重要的努力就是購買F…42A。
前面已經提到,早在2030年之前,也就是F…42A還在試飛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就提出了以聯合研製的方式加入到F…42A工程,最終卻被英國下議院以“過於昂貴”為由予以否決。印度戰爭爆發後,皇家空軍再次與生產F…42A的洛馬公司派出遊說團,要求下議院在2036年度為採購F…42A戰鬥機提供至少60億歐元的國防預算(如果按照國際價格計算僅夠購買6架)。受戰爭的影響,特別是J…16系列戰鬥機在空戰中以近乎蹂躪的方式,打得印度的F…46I毫無還手之力,讓英國下議院的議員非常震驚,因為英國皇家空軍與皇家海軍的F…46A與印度的F…46I並無本質上的區別。2036年初,英國下議院批准了一份多達220億歐元的追加國防預算,其中120億歐元用來採購12架F…42A與配套設施,並且要求洛馬公司必須在2036年底交付。
正是如此,英國皇家空軍成為了F…42A的第一個海外客戶。
雖然12架F…42A很難在英國的國防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對於不需要過分擔心本土安全的英國皇家空軍來說,12架F…42A足以在對外軍事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皇家空軍採購12架F…42A的主要目的是重新掌握重型制空戰鬥機的部署與使用方法(當年採購F…22C的計劃因為F…22系列戰鬥機在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中的糟糕表現而告吹,因此從“狂風”F3型制空戰鬥機在21世紀初被EF2000取代之後,皇家空軍在30多年內都沒接觸過重型制空戰鬥機),為今後採購更多的F…42A打下基礎。按照英國皇家空軍制訂的長遠規劃,在未來10年之內,皇家空軍將分5到7個批次,購買80到140架F…42A,組建歐洲地區最強大的戰術航空兵部隊。就算按照英國下議院的一貫做法,會在審批經費的時候腰斬軍事採購計劃,皇家空軍也將獲得至少40架F…42A,成為歐洲地區制空能力最強的空中力量。另外,從規模效應來說,40架也是F…42A形成戰鬥力,並且在戰爭中持續作戰的最低限度,再少就將影響作戰效率。
當然,F…42A與J…16A一樣,並非單純意義上的制空戰鬥機。
作為世界上第二種服役的第五代重型制空戰鬥機,F…42A從一開始就將J…16A定為直接競爭對手,訂下了極為苛刻的效能指標。別的不說,在J…16A的總工程師因為系統整合難度與能源系統小型化問題否決了“全向主動攔截系統”之後,洛馬公司的臭鼬工廠卻堅持要在F…42A上配備“全向主動攔截系統”,直到發現確實超過了現有技術,如果繼續堅持將嚴重影響研製進度之後,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像J…16A那樣,選擇了有限的主動防禦系統,從而使F…42A能夠在J…16A升空之後不久進行首飛。
不管從哪個方面講,F…42A都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戰鬥機,不比J…16A差。
實際上,研製F…42A的時候,美國空軍就吸取了F…22的經驗教訓。
作為最先服役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戰鬥機,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F…22A就披著一層神秘面紗,特別是在東海戰爭中,日本空軍的F…22J打得共和國空軍的J…10與J…11戰鬥機毫無招架之力,若不裝備數量少,以及剛剛定型的J…14在戰鬥中發揮了力挽狂瀾的作用,恐怕敗下陣來的將是共和國空軍。可是到了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F…22風光不在,在與J…14的正面對抗中並沒佔到便宜。歸根結底,這是美國空軍錯誤判斷局勢的直接結果,因為F…22並不是美國空軍的理想選擇。回顧歷史就能發現,在ATF計劃(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的工程開發階段,美國空軍還可以選擇諾思羅普與麥道公司研製的YF…23A。美國空軍最終選擇F…22A,放棄了YF…23A,不是因為F…22A更先進,而是因為F…22A並不先進。不先進意味著採用了大量成熟技術、意味著沒有技術風險、意味著更加可靠、也意味著能夠按照進度完成研製工作。正是如此,更加“原始“的F…22A戰勝了更加“新潮”的YF…23A,成為第一種研製成功、並且服役的第四代戰鬥機。因為YF…23A比YF…22A更先進,特別是在隱身效能方面,開發B…2的諾思羅普公司明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