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出來的問題越多。如果我是杜奇威的話,就會用以軍來瓦解我們的進攻,集中力量在北線戰場上打垮我軍,然後再在南線發起反擊。結果可想而知,只要犯下一個錯誤,哪怕是最小的錯誤,我們都將失敗,而且是慘敗。”
“第二個辦法呢?”王學平問了一句。
“那就是在北線戰場上做文章。如同兩位所說,擴大進攻範圍,迫使杜奇威在防禦上投入更多的兵力。與兩位的觀點不同的是,我的想法是,不但要擴大進攻範圍,還要擺出一副足以讓杜奇威做出錯誤判斷的架勢來。”
江晚承與王學平再次皺起了眉頭,似乎猜到了裴承毅這番話的意思。
“對我們來說,北方戰線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在土耳其東南部地區建立一個庫爾德人國家,而最高目的就是推翻土耳其政權,建立一個多民族聯合政權,並且在聯合政權下給予庫爾德人高度自治權。”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因為北線是次要戰場,所以我們一直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都是按照基本目的在策劃作戰行動。如此一來,就給了對手足夠多的轉圜空間,並且讓我們的作戰行動顯得束手束腳。說得不客氣一點,就是過於小家子氣,沒有那種君臨天下的霸氣。”
“裴將軍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向安卡拉進軍?”
“真要這麼打的話,恐怕十個戰鬥單位都得上陣。”
聽到兩人的話,裴承毅笑了笑,說道:“確實如此,如果我們把攻打安卡拉作為最終目的,就算不用讓十個戰鬥單位全體上陣,也要讓大家輪番上陣,並且做好打上一年半載的思想準備。至於戰爭耗費,恐怕將是個誰也無法相信的天文數字。不管怎麼說,我們不可能為了兩千萬庫爾德人做出如此大的犧牲。”
“僅僅是佯攻的話,那就太做作了,畢竟我們的動員程度足以證明我們的戰爭企圖。”
裴承毅朝江晚承看了一眼,說道:“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沒有進行大規模動員,也就不可能肆意擴大戰爭規模。雖然我會盡快提出申請,讓十個戰鬥單位都做好參戰準備,也無法讓杜奇威先生相信,我們將趕在以色列參戰之前拿下安卡拉,從而擺脫兩線作戰的尷尬處境。問題是,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而且是一個杜奇威不可能從我軍的動員情況上做出準確判斷的優勢。”
“什麼優勢?”王學平又問了一句。
“我軍的真實戰鬥力。”
江晚承與王學平愣了一下,似乎沒有明白過來。
“誰都知道,第三次軍事改革讓共和國陸軍脫胎換骨,可是誰也不清楚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到底提高了多少。說實話,我心裡也沒底。”裴承毅呵呵一笑,說道,“雖然我不懷疑美國情報機構的實力,但是在我們自己都沒底的情況下,杜奇威憑什麼對我軍的真實戰鬥力做出準確判斷呢?如果按照印度戰爭的標準衡量,我們確實很難在一到兩次戰役中打到安卡拉,更不可能用十來萬地面部隊攻打安卡拉。如果我們能夠讓杜奇威相信,我們有能力打下安卡拉,就能讓杜奇威做出錯誤判斷。”
“也就是說,讓他把增援部隊放在北面。”
“對,這就是牽制住美軍增援部隊的最佳辦法。”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不管怎麼說,杜奇威絕對不會接受土耳其徹底戰敗的結果。事實上,我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理由就是土耳其當局犯了反人類罪,所以我軍集中兵力向安卡拉進軍,也在情理之中。只要這支部隊能夠拿出驚人的突擊速度,並且在進攻的時候打的有聲有色,讓全世界都相信我們將在戰爭結束前捉拿土耳其當局的戰爭罪犯,就算杜奇威不會信以為真,也會迫使美國當局讓杜奇威加強安卡拉方向上的防禦力量,從而讓杜奇威沒有足夠的兵力南下敘利亞,甚至沒有足夠的兵力幫助以色列鞏固戈蘭高地的防禦陣地。總而言之,這路進攻如果能夠打出點名堂來,整個戰局就盤活了。”
江晚承與王學平相互看了一眼,用眼神交換了意見。
裴承毅沒再說下去,他已經把問題說得非常透徹了。
“裴將軍,你的意思是,由我們兩打這次進攻?”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第一戰鬥單位即將發動進攻,第九戰鬥單位被派去拱衛大馬士革,第二戰鬥單位是戰役機動預備隊,第十戰鬥單位則要協同第一戰鬥單位掃蕩土耳其東南地區,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請你們兩位出山。”
江晚承微微點了點頭,朝王學平看了過去。
“進攻不是問題,主要是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到位,特別是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