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部分(4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實現和平的框架協議,為結束持續了10多年的內戰與持續了近10年的達爾富爾衝突奠定了基礎。

雖然在絕大部分西方新聞媒體看來,巴希爾在晚年糾正錯誤,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政權穩固,將國家權力平穩順利的交給其長子,實現類似於敘利亞的世襲統治,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共和國的影響,看得出來,蘇丹國內改革有很多共和國的影子,一些新聞媒體甚至戲稱蘇丹當局照搬了“共和國模式”。

這麼做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管是從國家的高度看,還是從民眾的角度看,都是好事。

巴希爾政變前,蘇丹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這個國土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千米、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人口不到3000萬的國家,竟然比很多沒有資源的非洲國家還要貧窮。說得不好聽就算賣士地,也能賣出幾個富翁來。長期貧困,歸根結底是蘇丹的發展方式出了問題,民選政府按照西方顧問的建議制訂國家政策,結果是在蘇丹投資的西方企業賺得盆滿缽滿,蘇丹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導致軍事政變。巴希爾政變後的10年,也就是21世紀前,蘇丹的情況仍然非常糟糕,除了內戰之外(實際上當時蘇丹的主要反政府武裝只有東部地區的“東部陣線”內戰還不是很激烈),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國家全面制裁,讓蘇丹受到孤立。

進入21世紀之後,特別是在2010年之後,隨著共和國逐步加大投入,蘇丹的經濟發展才有了起色,在2005年左右,其人均GDP已經超過了2000美元,在2015年的時候更是超過了4000美元,成為了非洲地區相對富裕的國家。大蕭條期間,蘇丹是非洲地區3個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之一,而且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