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員上百萬市民參與防禦作戰。
這也不能怪裴承毅,因為14日當天的重點在蘭契。
瓦拉納西的戰局穩定下來後,裴承毅原本打算集中力量消滅第一集團軍,為此調整了支援力量。結果第一集團軍的表現差強人意,根本不需要出動多少支援力量。發現從波卡羅鋼城出發的3個預備師逼近蘭契後,裴承毅再次調整支援力量,重點支援空降153旅,阻滯印軍增援部隊。
14日下午,第二支增援部隊離開波卡羅鋼城。
印軍擺出了強攻蘭契的架勢,裴承毅自然不會手軟。
出動空中力量阻擊南下的印軍後,裴承毅讓艦隊把炮火轉向波卜羅鋼城,重點轟擊用來生產槍支彈藥的軍事工廠與鋼鐵廠。僅僅殲滅印軍沒有用,必須打掉印軍的潛力,也就是動員能力。
只是,火力打擊不可能讓印軍停止前進。
在增援部隊遭到打擊的時候,13日退守拉姆格爾的大約35000名印軍在14日凌晨再次上路,並且在14日清晨到達蘭契城外,開始攻打空降153旅的防禦陣地。
受此影響,裴承毅手裡的大部分支援力量都放在了蘭契。
與空降173旅的情況一樣,在作戰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李東石不得不全線退守,只在主陣地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出動預備隊攻擊印軍側翼,迫使印軍放棄進攻。李東石的戰術意圖很清楚:儘量拖延時間。
萬幸的是,攻打蘭契的印軍只有3萬多,比攻打瓦拉納西的印軍少很多。
戰鬥持續到16點左右,在付出了近2萬名官兵傷亡的慘重代價後,印軍開始向拉姆格爾撤退。雖然包括張志騏在內的營長都要求發起反擊,就算不攻佔拉姆格爾,也要殲滅更多的印軍,減輕戰鬥壓力,但是李東石沒有下達反擊命令,而是讓各個營抓緊時間搶修受損的戰車,救治傷員。李東石不是不想發起反擊,而是沒有辦法發起反擊。白天的戰鬥中,空降153旅拼光了所有炮彈,如果發起反擊,就只能依靠各個營自身的火力。雖然印軍在白天的戰鬥中損失了2萬多官兵,但是還有1萬多官兵,真要拼命,肯定能夠給反擊部隊製造不少的麻煩。
這次,沒有等李東石發出請求,前線指揮部就派來了運輸機群。
發現空降153旅沒有趁印軍撤退的機會發起反擊,裴承毅就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