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沒有大型兵工廠。”楊王鵬咬了咬牙。
趙北扭過頭去,望了眼漢陽方向,說道:“漢陽兵工廠就是咱們革命軍的共有兵工廠,只要產量足夠,你要多少槍我給多少槍,價格也好商量,可以只收你成本價,如果你們送來原料,價格還可以更便宜。當然了,你們出發的時候,我可以保證你們人手一支槍。”
“那,好吧。我們去河南。”
楊王鵬心有不甘的點了點頭,對他來講,這個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如果與趙北發生正面衝突,群治學社的贏面很低。從黃泥港起義開始,趙北就一直在努力的樹立一個革命急先鋒的榜樣,而這個榜樣絕不是群治學社,金雞坡、南昌是吳振漢拿下的,九江城是趙北親自指揮攻克的,西征湖北更是趙北一手策劃,無論是聲望、戰功還是威信,趙北都遠遠蓋住了群治學社,跟這樣一個革命英雄翻臉,無論擁有什麼樣的理由,都無法讓軍民信服。
在楊王鵬看來,離開趙北另立門戶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即使河南站不住腳,也可以向西去陝西,由陝南向四川挺進也未必不是一條道路,到那時候,趙北也管不住他了。
現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時候,正是英雄豪傑施展身手的時候,趙北是英雄,楊王鵬也是英雄,誰都不肯落在人後,大家總算是同志一場,好合好散,也免得刀槍相向,傷了和氣。
見楊王鵬接受了這個建議,趙北嘆了口氣。即使群治學社不選擇主動離開,他也會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採取果斷行動的,到了那時候,未必就是這麼好言好語了,現在群治學社選擇自己離開,雖然帶走了一部分革命力量,但至少雙方沒有撕破臉皮,以後也有繼續合作的基礎,對於趙北的威望也不會造成負面影響,還能進一步分散敵對勢力的注意力,算是雙贏的選擇。
楊王鵬主意一定,隨即告辭離去,召叢集治學社的同志商量。
望著楊王鵬遠去的背影,趙北心中一時感慨:“既生俞,何生亮?這個時代是我的,誰也不能把它奪去。”
“司令,這魚還吃不吃?湯都快熬幹了。”
衛隊長田勁夫用毛巾墊著鍋把,將那鍋魚羹端到趙北面前。
“還沒動過筷子,我就不吃了。你派人把這鍋魚湯端到茶園去,請河南同盟會的楊源懋、暴式彬同志品嚐,順便請他們做好返回河南的準備,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群治學社能不能在河南站穩腳跟,就靠他們了。”
兩日之後,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於漢口設拜將臺,親自授予楊王鵬佩刀、關防,任命他為“湖北軍政府北伐軍先遣司令”,由他率兵北伐中原,討伐山西、陝西的頑固派,隨行的河南同盟會員楊源懋為先遣副司令,暴式彬為參謀長。
在武漢紳商百姓的夾道歡送中,楊王鵬等人率領數百北伐健兒誓師啟程,由漢口乘上火車,向孝感進發,同去的人中,除了一部分群治學社成員之外,還有少數同盟會、光復會的幹部。
不過,更多的革命者選擇了留在共和軍裡。
同盟會幹部藍天蔚沒有走,柏文蔚沒有走,共進會的聯絡員彭漢遺沒有走,光復會的張激揚沒有走,就連群治學社的張立誠、鄒潤猷也沒有走……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他們的總司令有足夠的勇氣、決心、毅力和能力去完成這場革命事業,袁世凱的“反正”已經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或許用不了多久,趙北還能用他那超越時代的眼光帶領中國走上一條嶄新的道路。
這一點他們堅信,而且虔誠!
第092章 撤退
武漢三鎮紅旗飄揚,鼓樂喧天,一筐又一筐的辮子被倒入火中,燒成灰燼,街上幾乎已看不到留著辮子的男人,少數拒絕剪辮的滿清遺老遺少都躲在家裡,不敢上街,以免饑民搶了辮子去換饅頭,現在革命軍政府已經頒佈命令,聲稱男人的辮子不是合法財產,因此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就算是辮子被人搶去,也是求告無門。
就在那些遺老遺少躲在屋裡咒罵革命軍,咒罵“趙總司令”的時候,那位共和軍的首腦卻正率領武漢軍政商民各界代表齊集漢口招商局碼頭,在軍樂聲中迎接幾位貴客。
按照送來的名單,那幾位貴客可不是一般人,他們都是北洋新軍第四鎮的軍官,為首的是第四鎮統制官吳鳳嶺,另外幾人是孟恩遠、李厚基、張紹曾、李瑞、馬龍標、楊善得,不是吳鳳嶺的副手便是他的高階參謀,可以說,北洋第四鎮的靈魂人物都來了,如果此時將他們一網打盡,或許北洋第四鎮就群龍無首了。
當然,這是不行的,畢竟他們是客人,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