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所以,此次攻擊西平的北洋軍只有第三師和第九師兩個完整的步兵師,而其它的部隊則負責掩護進攻主力的側翼和後路。

不過吳佩孚並不擔心拿不下西平,昨天一支守衛西平的南軍部隊兩千餘人開到許州,宣佈歸順第九師,由此可見,西平的聯陣部隊軍心渙散,對於這樣的對手,吳佩孚完全是以蔑視的情緒指揮部隊進攻的。

“西平,就是我吳某人揚名立萬的地方!”

吳佩孚扭回頭,向南方望去。

只見黃塵漫天,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吳佩孚傲氣更足,向南方一指,呵道:“傳令下去,哪個團先趕到西平,團長賞大洋五千,營長賞大洋一千,連長賞大洋五百,排長賞大洋二百!西平,就是我陸軍第九師崛起北洋的戰場!”

第315章 戰西平(上)

四周靜悄悄的,什麼聲音都聽不見。

曠野中也看不到什麼人影,只有那黃土地上縱橫交錯的戰壕、散兵坑在時刻提醒人們注意,這裡是戰場,非到必要時,不要暴露在地面上。

這片土地上幾乎已看不見什麼樹木,所有的樹木都被砍伐,作為加固工事的材料消耗在了這個陣地上,就連樹樁都派上了用場,一些變成了小桌,另一些則變成了凳子。

現在,排長楊奔就坐在這樣的一個樹樁凳子上,一手拿著筆記本,一手拿著鉛筆,以膝蓋充當桌子,用心的寫寫畫畫。

他在溫習功課,作為隨營軍官速成班的一名在校學員,如果不是此次“南國破曉”軍事演習的話,或許他現在正坐在寬敞明亮的軍校教室裡,聽著教官講授的戰術課。

楊奔現年二十一歲,安徽人,前年投軍,在安徽新軍暫編三十一混成協當兵,雖然小時候上過兩年私塾,但是文化終究不高,這大頭兵也就一直當到安慶新軍起義爆發,作為一個小兵,楊奔並不清楚革命黨人的理論,不過當安慶槍響之後,他還是加入了起義部隊,目的也很簡單:發洩心中的怒氣,順便幹掉那個當初下死手毆打他的哨官。

不過那個哨官為人機靈,當晚起義之後,見勢不妙,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結果楊奔沒能見著那個哨官的面,不過倒是有意外的收穫,領到了二十兩燒得焦黑的“光復餉”。

這二十兩銀子在皖北可以買上十來畝旱田,楊奔本打算拿了銀子就回家鄉,但是他最終沒能走成,而是跟著革命軍去了黃泥崗,參加了黃泥崗秋操新軍起義,之後又跟隨趙總司令到了九江,成了一名共和軍計程車兵,並被挑選到了總司令的衛隊裡,做了趙北的衛兵。

從九江到武漢,再從武漢到成都,趙北率領共和軍轉戰東西,楊奔也跟著總司令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雖然沒參加過什麼象樣的戰鬥,不過肩上的擔子也不輕,總司令的安全就靠他們這幫忠心耿耿的衛兵了。

做總司令的衛兵固然不容易,不過回報也優厚,不僅軍餉高,而且成為軍官的機會也多,這楊奔就是由衛兵而被提拔為軍官的代表人物。

其實楊奔之所以能夠做排長,掛上准尉軍銜,完全是因為他膽子大,敢揹著降落傘從熱氣球上往下跳,而當時,那降落傘是第一次進行真人實驗,而總司令對參加跳傘實驗志願者的獎勵就是下基層做軍官。

楊奔報名做跳傘實驗志願者,與另一名衛兵在抽籤中勝出,於是就揹著降落傘包上了熱氣球,然後從數百米空中跳下,兩人命大,那降落傘也做得不錯,結果都安全降落,毫髮無損,於是兩人就離開了衛隊,到基層充任下級軍官。

楊奔最開始是在武漢做排長,不久之後被調到了信陽,仍是做排長,那之後就一直率部駐紮在信陽,直到“南國破曉”行動開始,他才跟隨部隊由信陽開赴西平前線,率領部下進入了分配給他們的陣地。

楊奔的陣地位於油坊鎮西北郊,距離京漢鐵路線的直線距離一千五百米,是西平防線中最前沿的一道防線上的一個點,如果敵軍發動進攻,這裡將首先接火。

牢記“戰前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共和軍口號,楊奔一上陣地,立即帶領部下修建野戰工事,戰壕、交通壕、防炮掩體、散兵坑,一切都嚴格按照作戰條令完成,一絲不苟,按部就班。

對於“南國破曉”為什麼由一次軍事演習演變為一場真正的戰爭,楊奔略知一二,實際上,在隨營軍官速成班上課的時候,前去講課的政宣員就已經對南北局勢做了簡要分析與闡述,正是透過這種方式,楊奔這樣的基層軍官才知道了國會選舉與袁世凱總統權力之間的關係,也明白了袁世凱為什麼對於聯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