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使朱爾典提醒了一下,但是他真正的用意卻是試探,他想看看美國人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資金將由美國、德國組成的聯合銀行提供,這是低息貸款,非常適合這個國家。”
德國公使雷克斯終於打破沉默,這話讓英國人、法國人、日本人、比利時人都非常震驚。
一個“大十字計劃”,一個“國際銀行貸款計劃”,難道美國人、德國人已經決定毫無顧忌的支援聯合陣線、支援趙北了?
英國公使朱爾典最擔心的就是中國與德國的靠攏,這個國家太窮,也太弱,本身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可是一旦與德國站在一起,那麼對於英國政府的均勢戰略就是一個挑戰,那樣一來的話,英國政府必須對外交政策和軍事戰略做出一系列的調整,更為重要的是,為了防止國際局勢走向不利於英國的一邊,英國政府或許不得不加快擴軍備戰的步伐,而這,將使英國政府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
前幾年那場席捲歐洲、北美的世界性經濟蕭條剛剛過去沒多久,現在這個時候,英國確實沒有足夠的財力擴軍備戰,德國也是一樣,但是問題在於,德國控制在一個瘋狂的皇帝手裡,不能按照常理去理解那位皇帝的做事方法,雖然英國和德國都在備戰,可是英國是為了避免戰爭而備戰,而德國卻好象是為了迎接戰爭而備戰。
去年爆發的巴爾幹危機表明,協約國成員沙皇俄國是虛弱的,即使面對著奧匈帝國那個同樣虛弱的對手,俄國依然不能正面對抗,日俄戰爭的失敗使俄國實力削弱,或許德國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決定再一次對英國和協約國集團進行挑釁,而這一次,他們選擇的方向是亞洲,中國。
德國與美國聯合組成國際銀行團,向趙北的民國政府提供低息貸款,用以修築鐵路,這似乎表明,德國的這一次冒險還拉上了美國。
面對如此局勢,作為英國公使,朱爾典怎能不擔心呢?
或許,德國人的如意算盤是將英國政府的注意力從歐洲引到亞洲?這種可能性很低,德國皇帝雖然是個瘋子,可是他不是笨蛋,他肯定也清楚,英國政府無論如何也不會將主要注意力轉向亞洲,除非是印度殖民地受到了威脅,可是以目前中國這虛弱的國力怎麼可能威脅到印度呢?
或許,德國皇帝的真正用意是以此激怒英國政府,從而迫使英國政府改變在遠東地區的“均勢戰略”,迫使英國政府贊成瓜分中國,就像當年瓜分非洲一樣,那樣一來的話,中國這塊蛋糕將在瞬間被列強分吃一空。這是德國人的如意算盤麼?中國被列強瓜分,只能便宜了日本和俄國,英國卻不可能從中分到多少好處,因為英國的注意力仍在歐洲,而另一方面,一旦俄國加入到這場瓜分盛宴中去,那麼,俄國的注意力肯定會重新轉回亞洲,那樣的話,誰也不能保證那位沙皇陛下不會與德國皇帝簽訂和平條約,如此一來,德國就能騰出手來解決法國,然後是英國,然後是歐洲……
想到這裡,朱爾典不敢再進行戰略推演了,無論德國人的如意算盤到底是什麼,他現在必須阻止中國倒向德國,在近東的土耳其,英國已在與德國的競爭中落在下風,在遠東的中國,英國不能再失去優勢了。
“總統先生,請恕我冒昧,我想問一下,為什麼您不向英國財團進行國際貸款呢?要知道,就在貴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先生去世之前,英國就向貴國中樞政府提供了好幾筆貸款。”
朱爾典向趙北望了過去。
趙北淡淡說道:“那幾筆貸款都是高利,而且附加了條件,要用鹽稅抵押。但是美國和德國財團的貸款是不需要抵押的,而且是低息貸款。”
“沒有抵押?這不可能!”
法國公使有些失態,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借給這個國家的國際貸款基本上都是要抵押的,而且通常都會附加上一些政治性的條款,這要“感謝”那個已經滅亡的滿清王朝,當年的那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已解釋了一切,不用再贅述了。
“不僅不需要抵押,而且,作為鞏固中德友誼的重要措施,我國政府已經正式授權給我,就‘庚子賠款’問題與中國政府進行友好協商,參照美國政府的建議,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以扶持中國的教育事業。”
德國公使雷克斯頗為自得的看了英國公使一眼,這說的話也讓對方非常吃驚。
庚子賠款總共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其中德國所佔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僅次於俄國的百分之二十八,在列強中排名第二,德國所獲庚子賠款為九千餘萬兩白銀,這比滿清朝廷一年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