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詰諞皇奔澠姆⒊鋈ァ�
現在貴州局面混亂,誰也不知道像鍾昌祚部這樣的小股部隊有多少,貴州都督焦達峰被殺之後,散駐在貴州一省的數千“革命聯軍”均被打散,黔南部隊退往雲南,黔北部隊有的退到了川南,有的則向東撤退,試圖回湖南,但是由於湖南也發生了立憲派策動的兵變,湘西成立了與貴州耆老會類似的立憲派軍政府,共進會的殘餘部隊退路被截斷,只能收攏兵力,龜縮在晃州城,等待救援,不過那是在電報線路被截斷之前的訊息,之後這支革命軍就與武漢方面失去聯絡,現在的晃州城是否還控制在革命黨人手裡卻也不知道。
鍾昌祚是幸運的,至少他堅持到了援軍趕到,至於其他人,能不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都很成問題。
有的革命者留下了名字,有的革命者卻連名字也沒人知曉,這就是這個大時代的真實寫照。
黔變之後,共進會敗得落花流水,章裕坤本來是瞧不起共進會部隊的,但是鍾昌祚這支小部隊的表現卻讓他肅然起敬,這十多天的時間裡,貴州耆老會不是沒有派人勸降過,高官厚祿、前程似錦,但是這支部隊卻沒有投降,雖然少數人開了小差,但並不能減損這支部隊的光榮。
更讓人敬佩的是,這位鍾副都督是一個真正的書生,以前從來沒有帶過兵。
由此可見,共進會里不是沒有人才,只不過他們缺少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領袖。
章裕坤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如果當初他回到湖北之後跟著群治學社去河南的話,或許,今天的他就不會成為共和軍第六旅的旅長了,也只有在共和軍裡,他才能體會到作為軍人的光榮。
只有總司令才能有這樣的能力和威望將來自全國各地、擁有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團結起來,也只有總司令,才能將這個虛弱的國家帶上強國之路。
“傳令!所有人振作精神,無論如何,必須在天黑之前趕到貴陽!拿下貴陽,咱們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指著地圖,章裕坤下達了進軍命令,既然總司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麼,這衝鋒陷陣、勇往直前的過河卒子就讓他章旅長來充當吧。
第281章 木偶
太陽已經落山,夜幕籠罩著大地。
貴陽城裡一片死氣沉沉,街上看不到半個人影,就連打更的更夫也不敢在街上行走,至於原本在街上巡邏計程車兵,則早已被調到了城牆上防守,與那些強抽的壯丁一起保衛這座戰戰兢兢的城市。
下午從城外傳來訊息,共和軍已經開到貴陽近郊,一舉擊潰了圍困小北山的羅魁部黔軍,現在正向貴陽城趕來,隨時都可能對貴陽城發動進攻。
作為貴州耆老會軍政府的中樞重地,貴陽已是岌岌可危。
貴陽政法學堂的禮堂裡燈火通明,一場緊急會議正在這裡舉行,這也是黔變以來貴州耆老會舉行的最悽惶的一次“全體會議”,到會人數還不到耆老會總人數的五分之一,所有重量級人物中,只有會長郭重光與會,其他人都是不見蹤影,至於黔變之後耆老會軍政府任命的那位“貴州鎮守使”劉顯世,也是遲遲不見人影。
如此一來,這會議根本沒法召開,與會的人個個都是垂頭喪氣,互相指責,互相抱怨,深悔當初不該聽信劉顯世、劉顯潛兄弟的攛掇發動兵變,如果不是他們兩人信誓旦旦的保證北方的袁大總統絕不會袖手旁觀的話,眾人哪裡來的膽量發動兵變?
說起來也是眾人鬼迷了心竅,明明知道旁邊就站著共和軍,明明知道那個趙總司令也是個革命黨人,可眾人偏偏就忘了“黨同伐異”這句話。
耆老會也是黨同伐異,他們要趕走共進會,自己做貴州的主人,而且當時共進會的那位焦達峰都督留在身邊的可靠部隊只有那麼幾百人,面對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耆老會的群紳沒有理由不冒險,他們打的主意就是先斬後奏,將這生米煮成熟飯,讓革命黨人有苦說不出。
更何況,他們一度認為共和軍不會對此做出強烈反應,因為共進會在川南問題上一直與那位川南鎮守使田振邦不對付,而田振邦又是共和軍一手扶持起來的,所以,田振邦的利益就是共和軍的利益,共進會與田振邦搞摩擦,那就是與共和軍搞摩擦,而且趙總司令也就川南摩擦問題拍過電報,委婉的批評過共進會“覬覦鄰省”的野心,由此可見,總司令對共進會也是有意見的。
因為川南摩擦,川南鎮守使田振邦對共進會恨之入骨,他的特使自從在武漢與劉顯潛見過面之後,就一直往來於川南與貴陽之間,充當雙方的聯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