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子後,他最終選擇在日本租界隱居,整天將一件新做的官袍穿戴整齊,以示與袁世凱勢不兩立。

要說岑春煊懷念大清,這話不準確,他懷念的其實是當年的那種一次彈劾幾十、上百名官員的風光日子,大清不大清,這反倒不重要,之所以穿著這身官袍,那就是告訴來訪的客人,這袁世凱的江山來得不正!是篡來的。袁世凱就是那史書中說的“篡臣”!

說起岑春煊與袁世凱的矛盾,主要原因倒不是因為奕劻,而是因為“戊戌變法”,兩人之間的鬥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換頂子”的說法從變法失敗後就開始盛行,當事人無法辯白,朝廷似乎也不打算深究此事,但是袁世凱從變法失敗之後一路平步青雲卻是事實,不由岑春煊不信,一個袁世凱,一個岑春煊,兩人都是投機於變法的人,但是境遇卻是截然不同,岑春煊要是能服氣才是怪事呢。

真要是追究起來,岑春煊當初被貶到甘肅那個窮鄉僻壤,跟這袁世凱是有直接關係的,從那之後,兩人之間的芥蒂就存在了,奕劻只不過是往火上加了幾把柴而已。

按說在君憲派眼裡,岑春煊和袁世凱都是新派人物,兩人都極力主張“君主立憲”,袁世凱在直隸、天津辦新政,岑春煊也在東南呼籲立憲,與那位狀元實業家張謇並稱“立憲領袖”,但是因為政見的分歧和那些陳年的舊帳,岑春煊與袁世凱到底是不能合作的,為此,革命之後,不少君憲人物都扼腕嘆息,他們認為,如果岑春煊與袁世凱聯起手來,這大清王朝也不會被革命黨掀翻,那麼現在的世道就不會這麼亂了。

以前滿清沒倒的時候,雖說國貧民弱,可是好歹也不用天天打仗,現在滿清倒了,共和立起來了,但是這到處都在打仗,今天四川打仗,明天湖南打仗,而現在,河南又大打了一仗,這天下,眼看著就是那史書中說的“亂世”了。

“世道亂啊。我等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這亂世之中怕是難有作為啊。”

岑春煊坐在一棵櫻花樹下,向坐在他斜對面的一位客人嘆息了幾聲。

那位客人名叫鄭孝胥,他是福建閩縣人,先後做過李鴻章、岑春煊的幕僚,清廷“預備立憲”的時候,岑春煊曾委任他做過東南預備立憲會的會長,由此即可看出岑春煊對他的信任與器重,而鄭孝胥也因此與東南立憲黨人過從甚密,狀元實業家張謇、張園主人張叔和等人都是他的知交。

“戊申革命”之後,岑春煊失勢,座下的幕客為了討生活不得不星散四方,鄭孝胥也離開了岑春煊,去上海投奔了立憲會會長張謇,聯合陣線成立之後,鄭孝胥也跟著加入了聯合陣線,而且還參加了國會議員競選,現在是眾議院議員,此次到天津,他是來替張謇等立憲會大佬聯絡岑春煊的。

自從失去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委員的位子後,立憲會的大佬們都有開創新局面的打算,但是孤掌難鳴,他們需要幫手,而另一方面,盛宣懷那幫倒袁派也需要藉助立憲會的力量,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聯起手來。

“大人不必憂慮,現在北洋軍豫南大敗,元氣大傷,袁世凱的威望也是一落千丈,只要此次倒袁成功,南北和衷共濟,這亂局很快就會結束的。”

鄭孝胥看出岑春煊有些灰心,於是急忙為他打了打氣。隨著北洋軍豫南戰敗,現在北洋集團內部出現了一股反袁勢力,他們打算將袁世凱趕下臺去,並將他作為此次南北內戰的替罪羊,以退為進,確保北洋的中樞地位,但是僅靠北洋倒袁派自己的力量不夠,他們必須拉攏列強,同時也必須拉攏立憲派,因此,張謇的立憲會也被倒袁派看中,被拉進了倒袁陣營,考慮到岑春煊在官場上有較強的影響力,張謇等人決定將岑春煊也拉進這個倒袁同盟,於是,鄭孝胥就到了天津,他的身份就是說客,說服岑春煊出山,趕在聯合陣線北伐大軍殺到京津之前將袁世凱趕下臺去。

“難啊,難啊。袁世凱是梟雄,必不會束手就擒,何況,我現在無權無勢,能派什麼用場?現在,我的心氣也放低了,這世道,那就是武夫爭雄的世道,咱們這些文人、書生,還是潔身自好為妥,就不要蹚這渾水了,好歹租界還在,咱們就躲在這裡看那幫武夫打生打死吧。”

見岑春煊精神不振,鄭孝胥苦笑道:“這個道理是不錯,可是總得死馬當活馬醫,武夫可以馬上打天下,可卻不能馬上治天下,這治天下,還是得靠文人、書生,便是列強,也是文官治國。”

岑春煊也是苦笑,正欲反駁,卻見一名僕人手拿一張名片快步走了過來,知道有客來訪,於是手扶著椅子坐直了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