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愛國熱情,英國政府已經組織起了一系列的捐贈活動,從製造飛機所需要的鋁製炊具到前線士兵急需的禦寒衣物,從製造子彈所需的銅製品到為防空擔任警戒任務的地面防空警戒員,總之一句話,英國需要“愛國者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無論如何,英國政府至少還是決心抗戰到底的,不僅要與納粹德國作戰到底,而且要與軍國主義的日本作戰到底,英國政府必須讓自由世界國家的人民意識到它是在為整個自由世界作戰,尤其要讓美國人民看到這一點。
雖然英國暫時還沒有屈服的跡象,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納粹德國的戰略實施,實際上,當南斯拉夫被德國軍隊佔領之後,整個歐洲的形勢都已發生變化,或許是看到英國已經自顧不暇,或許是得到了來自柏林的許諾,當澳大利亞抵抗政府的戰時內閣成員在一次日本空軍發動的空襲中全部罹難的訊息得到英國報紙證實之後,西班牙佛朗哥政權終於向英國政府遞交了一份正式的外交照會,要求英國政府必須在1941年之前向西班牙方面移交直布羅陀的主權,這個控制著地中海與大西洋交通命脈的戰略要地對於地中海制海權的歸屬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現在,這裡實際上由英國佔領。
英國政府當然不會將直布羅陀交給西班牙佛朗哥政權掌握,因為它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實際上,如果沒有來自德國和義大利的全力支援和軍事幹涉的話,佛朗哥將軍也不會贏得那場西班牙內戰的勝利,英國政府非常擔心,直布羅陀一旦落到佛朗哥政權手中,就等於是落到了德國和義大利手中,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則意味著地中海將完全掌握在德國和義大利手中。
也正因此,英國政府斷然回絕了西班牙政府發出的外交照會,同時決定向直布羅陀增加駐軍,尤其是空軍和海軍。
這就是所謂的“直布羅陀危機”,它的發生直接導致了英國與西班牙關係的完全破裂,雖然在此之前,兩國之間的關係也確實不怎麼樣。
英國國內也有輿論認為,因為直布羅陀的控制權問題而得罪西班牙是不理智的行為,在這些英國戰略分析家看來,現在的英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在地中海的戰略主動權,雖然英國的地中海艦隊還在以馬耳他為基地騷擾德國和義大利的地中海運輸線,試圖切斷德國和義大利的北非軍團後勤補給,但是由於埃及戰役已經接近尾聲,開羅已經被德國北非軍團佔領,英國陸軍部隊一路潰退,現在正在沿著尼羅河向蘇丹進行戰略撤退,那麼,英國地中海艦隊繼續呆在地中海戰區似乎已經沒有必要了,畢竟,如果失去了陸上戰場的主動權,制海權的爭奪已經毫無意義了,與其將實力尚存的地中海艦隊留在馬耳他與德國、義大利空軍周旋,倒不如將這支艦隊調回英國本土,部署在大西洋方向,以此保證英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略聯絡,並加強英國本土防禦。
對於這種“失敗主義情緒”,英國首相先生進行了嚴厲批評,他直接告訴新聞界,地中海艦隊會回來保衛英國本土的,但是馬耳他和直布羅陀絕對不會不戰而降,如果西班牙人想得到直布羅陀的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向英國宣戰”。
英國政府的強硬立場使西班牙政府猶豫起來,到底是徹底倒向德國,還是聽從美國政府的“建議”繼續保持中立呢?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以佛朗哥政權的力量和野心,是很難立即下定決心的,他們打算繼續觀望,看看德國會不會進攻蘇聯,畢竟,只要蘇聯還站在那裡,德國就不可能在西班牙遭到英國進攻的情況下給予西班牙強有力的支援。
而好訊息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已經向蘇聯宣戰了,而且,開戰之後,蘇聯軍隊的表現就讓人大跌眼鏡,雖然中國國防軍裝備精良、作戰兇猛的特點已經在中英戰爭中得到了良好體現,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蘇聯軍隊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或許傳聞是正確的,斯大林的肅反已經嚴重削弱了蘇聯軍隊的戰鬥力。
或許,德國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畢竟,“擴大德國的生存空間”一直是德國納粹所宣揚並信仰的,而東方“劣等種族”顯然是德國納粹最好的掠奪物件。
西班牙政府正是在這種形勢之下決定謹慎觀望,看看德國是不是會向蘇聯發起進攻,如果德國能夠消滅蘇聯的話,那麼,或許直布羅陀問題就可以得到迅速解決。
以上,是歐洲的局勢,時間點截止到1940年9月末。
至於亞洲的局勢,相比歐洲要平靜一些,雖然日本徵服澳大利亞的戰爭仍在進行,而且中國領導的“亞細亞解放陣線”也在與蘇聯進行著戰爭,但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