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但是千島群島本身仍由日本佔領,實際上,日本海軍在南千島群島建有幾處秘密基地,那裡是絕對禁區,連中國海軍的艦艇都被禁止靠近。
在靠近群島的海域,有暗礁,有淺灘,對船隻和潛艇的航行會造成危險,但是那艘遠東共和國的訓練潛艇發出求救訊號的海域卻沒有暗礁和淺灘,不大可能在這片海域撞上什麼自然物體,也正因此,張海寰第一個反應是認為那艘遠東共和國的訓練潛艇可能是發生了機械故障,或者彈藥發生問題,導致沉沒,不過這需要直接證據,比如說海面上漂浮的潛艇內部的裝飾物以及油汙,或者艇員的屍體,或者寫著潛艇編號的救生圈。
但是一無所獲,在這片海域搜尋了半個小時,什麼也沒有找到,Q59號潛艇只能繼續搜尋下去,直到天亮,而現在,已經是海參崴時間凌晨兩點鐘。
如果那艘遠東共和國的訓練潛艇失事沉沒的話,那麼搜尋生還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樣冰冷的海水裡,人一旦落水,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會被凍僵,失溫會迅速奪走人的生命,而現在,正是北半球的冬季!用中國的節氣概念來形容,正是數九隆冬的季節。
此時,Q59號潛艇仍在這惡浪中以九節的航速前進,艇體的劇烈顛簸讓所有官兵都戰戰兢兢,為了防止有人掉進海里被冰冷的浪頭捲走,張海寰特意命令在潛艇前後甲板上牽起了兩根很粗的繩索,所有在甲板上工作的人都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抓著繩索,腰上也繫著繩索,在海浪下瑟瑟發抖的工作。
“墨魚”級潛艇與以前的潛艇在外型上有很大差異,為了追求水下更快的航速,這級潛艇完全改變了以前潛艇的佈局和結構,從外型來看,它很像一顆放大了若干倍的魚雷,而不再像傳統的潛艇,艇艏也不再是飛剪型,而是橢圓型,準確的講,整艘潛艇看上很像一根雪茄,這種新穎的設計為這級潛艇帶來了很高的水下航速,但是同時,甲板也變得更加難以站立,在海面航行時的穩定性也打了折扣。
雖然潛艇的柴油機為前進提供了強大動力,但是在現在這種惡劣海況下航行,潛艇的航行速度實在不快,本來,潛艇指揮塔圍殼上也架起了探照燈,在海面搜尋,但是惡浪翻滾,很難看清楚海面上到底有什麼,所以張海寰不得不召集志願人員,到甲板上觀察。
“艇長!快看!那邊發現了什麼東西。”
有人衝著張海寰喊了一聲,張海寰扭頭望去,見一名水兵指著潛艇左舷的海面,這時,一個大浪湧來,那個海面上的漂浮物也跟著向上一竄,幾根手電筒的光柱探了過去,張海寰立即判斷出了那東西是什麼。
“是救生圈!撈過來!”
張海寰下達了命令,一名水兵拿起一根長杆,向那隻正在衝來的救生圈探了過去,幾次撲打,終於用長杆頂部的鐵鉤將救生圈撈了過來。
張海寰接過救生圈,仔細一看,那救生圈上寫著俄文,而且還有編號,而編號正是那艘發出求救訊號的遠東共和國海軍訓練潛艇的編號。
看起來張海寰的猜測是正確的,那艘遠東共和國的潛艇確實發生了事故,不然的話,潛艇上的救生圈不會無緣無故的漂浮在這冰冷的海面上,這種情況之下,很難找到生還者。
“海況越來越惡劣了!所有人返回潛艇裡!搜尋任務暫時到此結束!等天亮之後再說。”
張海寰嘆了口氣,隨即下達了返回潛艇內部的命令,現在海上的浪越來越大,繼續呆在潛艇甲板上確實非常危險,沒有必要為一艘已經被基本確認沉沒的別國潛艇冒這麼大的風險。
幾分鐘後,當最後一面艙蓋被鎖緊之後,張海寰才長噓口氣,站在並不怎麼溫暖的指揮艙裡,他迅速脫下雨衣,這時他才發現,軍裝上也沾了大片的水跡,幸好裡頭的保暖衣物還保持著乾燥,只用脫下軍裝就可以了。
脫下軍裝之後,張海寰向電報官下達了命令,將發現遠東共和國訓練潛艇救生圈的訊息報告給海軍基地,並將目前這片海域的氣候情況向基地方面報告,請求修改命令,等天亮之後再繼續搜尋那艘失事潛艇的殘骸。
幾分鐘後,Q59號潛艇就收到了回電,基地方面批准了張海寰的請求,並同意他們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先撤往海況較好的北方海域。
張海寰並不打算撤往北方海域,他準備下潛,而在下潛之前,必須先將指揮塔圍殼上的那部遠端警戒雷達收回來,每次潛艇上浮,都必須架設雷達,這是作戰條令規定的,作為一名王牌艇長,張海寰一向遵守作戰條令。
不過沒等張海寰下達命令,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