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謙虛了,你本人不就是一位日本國民麼?雖然是記者,可是記者不就是國民的口舌麼?”
這話說得有些譏諷的意味,邵振青也很清楚現在的日本輿論界是什麼情況,日本的所有報紙均由軍部嚴密控制,所有的新聞報道都必須先由日本軍部的監督官審查之後才准許報道,所以,日本報紙的所謂“日本國民的聲音”其實就是日本軍部的聲音,只是這種聲音確實也代表了一部分日本國民的聲音罷了,主張侵略擴張的日本平民也是為數不少的,不過,以前他們還可以做夢依靠亞洲集體力量,但是現在,朝鮮獨立問題一擺上會議桌,這些擴張心切的日本人就立刻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
就在邵振青與日本記者聊天的時候,電話鈴突然響了起來,一名日本記者接了電話,然後迅速掛了電話,用日語吆喝了幾聲。
“會議結束了。邵君,讓我們去看看會議是否取得了成果吧。”
小田站了起來,拿起風衣,戴上禮帽,向仍舊坐在那裡的邵振青鞠躬告辭,然後迅速衝出了咖啡館,向日本大使館方向衝去。
邵振青並沒有起身,大使館那邊有他手下的採訪記者,他這個主編大人倒是不必親自上陣,只需要坐在這裡等候訊息就行了。
訊息很快傳來,今天的中日兩國政府元首會晤確實取得了一些進展,兩國政府聯合發表公告,這個公告是專門針對朝鮮問題的,它主要包括兩點:其一,鑑於朝鮮問題比較特殊,中國政府不會直接出面干涉,更不會採取武力措施;其二,朝鮮問題交由‘亞細亞解放陣線’改組大會討論,並進行相關議案的表決,但是同時,中國政府並不贊同大會直接就此問題對日本實施經濟封鎖或者制裁,日本與亞洲各國的貿易仍將正常進行,畢竟,日本也是亞洲國家,朝鮮問題是亞洲內部事務,應該透過協商解決,這也符合“亞解陣”宗旨。
以上兩點共識,也正是中日兩國政府元首在今天的會談中達成的一致意見。
這個訊息讓邵振青一時有些奇怪,但是仔細一想,他很快明白過來,看起來,日本政府並不擔心朝鮮問題本身,日本政府真正擔心的是無法與亞洲各國正常進行貿易,而這種貿易卻對日本的戰爭準備至關重要。
“大概,太平洋的戰火即將被點燃了吧。”
邵振青如此琢磨著,叫來夥計結帳,然後收拾了風衣,戴上禮帽,提上公文包,迎著那凜冽寒風走出了咖啡館,此時,那天空中已飄起了漫天飛雪。
第1177章 冰海之上
徹骨的寒風從西北方向吹來,海面上惡浪翻滾,冰冷的海水洶湧著衝上甲板,穿著厚厚的保暖服,而且全身還披著雨衣,腳上蹬著保暖雨靴,甲板上的水兵們在這寒風中瑟瑟發抖,堅持著完成他們的工作,所有站在甲板上的水兵都在舉著手電筒,向那黑漆漆的海面上搜尋著。
這是一艘“墨魚”級潛水艇,舷號Q59,艇長張海寰此刻就站在甲板上,指揮水兵們搜尋著海面,他們是在執行一次海上搜尋救援任務,被救援的是一艘遠東共和國的“鯊魚”級潛水艇,就在一個小時之前,正航行在這一帶海域的Q59號潛艇收到了來自基地司令部的命令,根據命令中透露出來的情報,一艘遠東共和國的“鯊魚”級訓練潛艇在這一帶海域發出了求救訊號,但是這一求救訊號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遠東共和國海軍基地很快就與這艘訓練潛艇失去了聯絡,遂求助於中國海軍,要求協同救援,而Q59號就是距離事發海域最近的一艘軍艦,於是中國海軍駐海參崴基地立即向Q59號潛艇拍發電報,命令張海寰指揮潛艇前往事發海域,調查並救援。
航行了一個小時,張海寰指揮Q59號潛艇趕到事發海域,但是搜尋了半個小時,海面上什麼都沒有發現,很難說那艘遠東共和國的潛艇發生了什麼事故,是沉船了,還是擱淺了?根據電報無法聯絡的情況來看,張海寰比較傾向於前者,那艘遠東共和國的訓練潛艇很可能失事沉沒了,而全體官兵也很可能隨艇同沉,就在這片寒風呼嘯的冰海。
這裡可不是遠東近海,這裡實際上是北太平洋海域,從地理位置而言,在堪察加半島以南,千島群島的東南部,千島群島就像一串項鍊,從堪察加半島一直延伸到北海道,日本和遠東共和國都聲稱對這個群島擁有主權,俄國革命時期,該群島的所有島嶼均被日本佔領,但是在前不久結束的“亞細亞解放陣線”改組大會上,遠東共和國強烈要求日本歸還千島群島原俄屬島嶼,雖然最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不過雙方還是同意將這片海域作為“共同海域”,誰都可以派遣軍艦到這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