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上就是印度總督區的那一套,適當吸收土著王公、華人富商進入一個所謂的“議事會”,並以一名“駐紮官”統之,但是對於婆羅洲這種相對“野蠻”的土著居民,英國殖民當局就沒有那麼客氣了,在婆羅洲殖民地,沒有什麼“議事會”,只有一位大權獨攬的“駐紮官”,他就是當地土邦的太上皇,可以對土邦王指手畫腳,任意干涉土邦政務,也正因此,在婆羅洲地區,土邦王與英國殖民當局的矛盾很深,一個小小的爭端都有可能引起衝突。

就在前幾天那幫朝鮮割膠工人發動武裝暴動之後,他們就立即攻打了當地英國駐紮官的官邸,並將官邸付之一炬,當時那名英國駐紮官並不在官邸,這才躲過一劫,不過暴動分子的猖狂顯然激怒了英國駐紮官,於是這位英國太上皇立即下令討伐叛亂,並徵召當地土著王公的私人衛隊參加討伐戰,而且還順便向土邦王徵收一筆“討伐稅”。

面對英國官僚的敲詐,土邦王怒了,軍隊他沒派,但是這個“討伐稅”他還是要打著英國人的幌子徵收的,不過當土邦王派人向新閩清墾場徵收這個討伐稅的時候遭到了拒絕,於是,土邦王立即下達了命令,決定用武力收回這片早就賣給英國公司的土地,面對威脅,華人們在首領的組織下團結起來,並立即開始發放槍支彈藥,準備迎擊那支裝備著老式火槍和弓箭的土邦王私人衛隊。

至於新閩清墾場的這批槍支彈藥是怎麼來的,墾民們在支吾了一番之後,乾脆將一個人推到黃秋元面前,由他跟黃秋元解釋。

這個人就是新閩清墾場的場主,而且湊巧的是,這個人黃秋元認識,他的名字叫歐陽南華,據說是個報館的記者,福建莆田人氏,以前一直在福建、廣東等地做記者,一年前來到南洋,先去了新福州,在那裡採訪華人墾民們的日常生活,也正是在新福州,黃秋元認識了歐陽南華,而且也正是黃秋元的介紹,歐陽南華才得以與一位議事會的華人議員相識,並由那名華人議員做中間人,進一步認識了一位由英國殖民當局任命的“華人護衛官”,也正是靠著這層關係,這個歐陽南華才能夠領取到經營大型種植園的執照,而沒有這個執照的話,這個新閩清墾場無論如何也是不能經營起來的。

也正因此,歐陽南華理所當然的擔任了墾場的場主,直接領導墾場的工作,而且,此次團結墾民,決定以武力反擊土邦王進攻的人就是他。

歐陽南華的立場很明確,那就是“展示力量”。

第753章 武裝起來

說句實話,對於歐陽南華武力反擊土邦王收回土地行動的決定,黃秋元是不贊同的,在他看來,所謂土邦王“收回土地”的說法純粹只是一個幌子,因為英國公司早就將新閩清墾場這片土地從土邦王手裡買下來了,而且一切手續齊全,在英國殖民當局的土地部門也有明確的登記,以後將這片土地轉讓給華人的程式也是符合商業法規的,這一切都是“合法”的,現在土邦王即使想收回土地,也只能透過正當的商業行動來達到目的,如果土邦王既不願意用金錢收買土地,又打算強行收回土地的話,這種行為就是違法的,新閩清墾場的墾民完全可以逐級向英國殖民當局的法律部門申訴,請求由英國殖民當局出面,對土邦王進行懲罰。

實際上,當年黃秋元主持其它墾場建設的時候,就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在他向英國殖民當局申訴之後,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英國殖民官員確實支援了華人墾民的主張,所以,黃秋元認為,現在新閩清墾場的墾民們最好也採用這個申訴的辦法尋求幫助,至少在黃秋元看來,英國人是講究“法治”的。

而且,黃秋元同時也分析了那位土邦王的真正目的,其實那位土邦王很可能只是打算藉此向新閩清的墾民們施加壓力,以順利的徵收到“討伐稅”,然後再將這筆錢交給那位慾壑難填的英國駐紮官,說到底,這還是英國殖民官員引起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在南洋地區,華人就是被人敲詐的命,黃秋元和許多華人一樣,早就對此習以為常了,所以,他對歐陽南華的“過激反應”很不理解。

當然,黃秋元只有建議權,沒有命令權,新閩清墾場從建立之初起就從來也沒有聽命過他,這座墾場利用的資金也是歐陽南華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募捐”而來,與黃秋元的墾場體系不是一體,也就沒有義務聽命於黃秋元或者是其他墾場體系頭面人物。

也正因此,歐陽南華毫不客氣的否決了黃秋元的建議,他的決心很大,而且提出的口號也非常具有煽動力:

“拿起武器!武裝起來!保衛家園!保衛墾場!”

在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