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灌溉功能於一身的大型水壩完工之後,黃河的防汛工作將變得較為輕鬆,而河南、陝西、山西這三省交界處的工業發展所需動力也將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為了保障三門峽水壩工程的順利施工,中樞調集了大批技術力量,其中既有來自外國的工程專家,也有畢業於德國、美國工程技術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至於水壩的設計工作,也是由國際著名設計師領銜完成的,按照中樞政府和水利署的要求,這座水壩採用了最為可靠的重力壩結構,而所需的混凝土則來自當地的水泥廠,鋼筋則來自武漢,為了方便施工,甚至還專門修建了一條輕便鐵路,連線那條由河南通往陝西的幹線鐵路。
在工地工作的工人多數來自河南、陝西、山西,其中的多數人除了從工程處領取微薄的現金工資之外,待工程結束之後還可以從農林部領取一張地契,屆時,他們就將在內蒙古、東三省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農田,這種廉價僱工無疑降低了工程造價。
在這座水壩的工程上,中樞政府的立場非常明確,無論如何也必須保證這座水壩按時完工,要資金有資金,要人才有人才,而工程一旦完工,主持工程的中國技術小組並不解散,而是將分散各地,繼續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這個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由於南方的幾座小型水電站已經完成了建設,大批技術骨幹加入到三門峽水壩工程中,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工程的進度加快了不少,再加上調整了工作時間,並改進了施工方案,按照工程專家們的計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工程將提前半年完工。
像往常一樣,今天的工程準時開工,到了上午九點鐘,工地上已經是塵土飛揚,馬達轟鳴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支車隊悄無聲息的來到這座工地,待車停穩之後,車上走下來一些大人物,其中職務最高、權力最大的就是這中樞政府的掌門人、大總統趙北了。
趙北是坐火車從北京一路來到陝州的,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視察三門峽水壩工程,按照行程安排,在視察完三門峽水壩工程之後,他還將繼續乘火車西進,直到甘肅,然後視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西進,畢竟,現在迪化至蘭州的鐵路已經建成通車,如果趙北時間充裕的話,他隨時可以去天山腳下逛逛。
這已經是趙北在今年的第二次遠行視察了,上一次遠行視察是在年初,當時,他去的是南方,最遠到過廣西,併到鎮南關上轉了轉。
陪同趙北一起過來的除了他的夫人韓翠旖之外,同行的還有內閣各部次長、河南省地方政府大員,以及那位曾任副總統的現任水利署署長張謇,眾人趕到工地之前,也沒有提前通知,所以工地的施工負責人並不清楚總統過來了,看見車隊過來,還以為是省政府又派人過來監督工程了。
等工程處的負責人得知過來的是總統本人時,立刻帶領工程技術專家趕去總統跟前,以便隨時為總統解答施工問題。
其實趙北也沒問什麼高深的問題,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兩個問題:其一,工程能否按時完工;其二,工程質量能否得到保證,一旦水壩建成,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是否可以得到解決。
這畢竟是中樞政府主持的一項真正意義上的重大工程,相比鋪鐵路,建設水利對技術的要求更為苛刻,雖然趙北可以憑藉歷史經驗最大限度的避免走彎路,但是作為一個外行,他確實需要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
工程專家的回答讓趙北比較滿意,因此,他很快將注意力轉到了工人待遇問題上,而就在總統先生向工頭詢問工人情緒和工作熱情的時候,總統夫人已經與記者們趕去工人家屬區噓寒問暖了,而按照日程安排,如果總統還有充裕的時間的話,他也將隨後趕去工地的一座小學,與總統夫人一起旁聽一節地理課,子女免費入學,這也是為工人們提供的一項福利,雖然這項福利本來就是法律規定的。
不過作為一位日理萬機的國家元首,趙北的日程安排隨時都在修改,就在他在工地上視察的時候,一名侍從室副官和一名督政處秘書騎著一輛偏三輪摩托趕到工地。
“總統先生,外務部急電。一個小時之前,日本駐華公使緊急拜會外務總長,向我國中樞政府呈送一份外交備忘錄,備忘錄的大致內容在電報裡寫得清楚,請總統過目。”
一邊向總統報告,那名督政處的秘書一邊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電報抄稿,呈給趙北。
趙北接過電報抄稿,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將電報遞給了站在身邊的水利署署長張謇。
“季老,你也看看,日本人這是打算拉咱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