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個圈,然後又在日本列島的位置畫了個圈,並用一條虛線將這兩個圈連線起來,接著,又將日本已佔領的太平洋上的原德國殖民地馬里亞納群島和馬紹爾群島也用鉛筆畫上了圈,並分別用虛線與新幾內亞島和日本列島連線起來,這樣,地圖上就出新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
莫理循又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地圖上的那三條虛線,他發現,如果以馬里亞納群島為海軍基地的話,那麼海軍艦隊從這裡出發,無論是向北去日本列島,還是向南去新幾內亞島,所需要的航行時間是差不多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航線上,除了少數的島嶼之外,完全沒有陸地的阻隔,海軍艦隊可以放心的航行,而不必擔心暴露行蹤,即使是飛機,也很難在茫茫大海上發現日本艦隊。
唯一的障礙是關島,那裡現在由美國佔領,是美國海軍的一處補給站,可是相比菲律賓,關島目前還沒有受到美國海軍的真正重視,所以,日本艦隊或許不必在意那裡的少量美國軍艦。
“看起來,在失去了臺灣島之後,日本帝國又將目光轉到了新幾內亞島上。”
莫理循將地圖放在一邊,然後又拿起那本地理圖冊翻閱起來,研究了一下新幾內亞島的情況,顯然,那裡根本就是一片蠻荒地帶,除了一些食人族之外,幾乎看不到人類的聚落,雖然德國不怎麼重視對新幾內亞的開發,但是對於飢餓中的日本而言,新幾內亞似乎很有吸引力,而且相比滿洲、臺灣,新幾內亞附近也沒有強大的對手存在,雖然南面有一個澳大利亞,可是澳大利亞現在仍是一個農業國,工業產值幾乎不值一提,之所以以前沒有遭到強敵威脅,完全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相對隔絕。
可是如果日本控制了新幾內亞島,那麼澳大利亞所面對的戰略環境就將發生劇烈變化,日本再不濟,當年也擊敗過俄羅斯帝國,雖然在中日戰爭中日本也遭到了沉重一擊,可是隻要給日本時間,日本帝國未必就不會緩過勁來。
一旦日本帝國緩過勁來,那麼,新幾內亞就將成為日本帝國伸向澳大利亞的獠牙。
想到這裡,莫理循再也無法保持平靜的心態,他立刻決定再寫一篇報道,以一名澳大利亞公民的身份提醒澳大利亞人,如果澳大利亞不能解決新幾內亞島的歸屬問題的話,那麼對於澳大利亞人而言,危險就在眼前,當年,俄羅斯帝國是吃過這個虧的,澳大利亞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將日本人的貪念扼殺在萌芽狀態,必須遏制住日本帝國的野心。
但是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澳大利亞人的立場,問題的關鍵在於,其它國家的立場如何?對於“泛亞細亞主義”正在迅速抬頭的亞洲而言,澳大利亞畢竟是一片白人的土地,而且,現在這個白人國家還在對亞洲移民執行歧視性的移民政策,也就是所謂的“白澳主義”。
這是一場國際棋局,參與的國家不止是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國。
第842章 牽制策略
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工地上就已經開始了喧囂,在天亮之前,工人們就已經吃完了早飯,並在工頭們的帶領下進入了工地,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施工。
工地上不僅有大批工人,也有大量的工程車輛和工程機械,其中的多數都是進口的美國機械,少數則是國產機械,甚至還有不少前清時候從外國購買的蒸汽機,至於橡膠車輪的獨輪車就更多了,各種車輛發出的噪音此起彼伏,與號子聲夾雜在一起,將著工地渲染得熱火朝天。
這裡是河南陝州,緊挨著黃河,就在黃河南岸,西邊是靈寶,東邊是澠池,過了黃河往北就是山西的平陸了,自古,這陝州就是通衢之區,陝、晉、豫三省交界之處,論起人文商貿,雖不及鄭州、開封繁華,但是在這豫西北一帶也算是個中翹楚了。
由於緊靠陝北高原東部邊緣,陝州地形頗為奇特,黃河的河道走到這裡,也就出現了地勢險要的峽谷地帶,最著名的是三道峽谷,所謂“人門”、“神門”、“鬼門”,這三道峽谷也並稱“三門峽”,被這三道峽谷束縛,河水在這裡變得更為湍急,而且河道狹窄,如果想修建水壩的話,三門峽無疑是比較理想的建壩地點。
現在,陝州這處工地就是為一座水壩工程服務的工地之一,雖然只是輔助工作,可是在這裡工作的工人仍然超過了五千人,動用機械數百部,並有一個工程技術支援小組長期駐紮於工地,隨時指導工地施工。
三門峽水壩動工於兩年之前,這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國家工程,在這個工程上,中樞政府傾注全力,雖然距離工程完工還有一段時間,但是不可否認,一旦這座集蓄洪、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