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3 / 4)

小說:柳輕侯的故事 作者:博搏

取得輕微的但意義深長的勝利,但距離最終目標卻仍遙遙無期。此時高唐帝國在米洛斯大草原東部的強大攻勢,使基茨·布林曼不得不改變他派遣人力和物資的方向。從那時候起,既沒有新到的軍隊也沒有大量彈藥運往長城要塞。

風雲帝國於八月十四日,用十七萬部隊、七百多座“魔鬼魚”式六十四管重型弩炮密集陣和三千四百輛泰坦戰車進行大規模反擊,奪回了山景炮臺一線。這是夏侯一貫和蘇飛的勝利。從那時起,異族聯軍不斷地被一碼一碼打回去。到八月十八日,筋疲力盡的入侵者把長城要塞丟給風雲軍。在二十天的殘殺中,雙方軍隊發射了四千多萬顆彈丸,加上難以數計的成百萬箭矢。在連續不斷的炮擊、噴火器、毒氣和白刃戰的步兵衝鋒不能撼動防守者時,異族聯盟工兵在風雲帝國陣地下面挖洞,爆炸了威力很大的大型法術火雷,炸成了許多有十層樓深的坑。

風雲帝國打死、負傷、被俘和失蹤的傷亡人數,合計在五十五萬人以上(包括大量自願協防的當地民夫)。異族聯軍在類似的傷亡中,損失了四十五萬人以上。到此時,可汗委員會已很明白,基茨·布林曼的戰術,也是使異族聯軍把血流盡。他於八月十八日被迫辭去聯軍總指揮的職務,毫無保全面子的託詞。前一天,使異族聯盟領導層大為驚奇的是,繼黑風城之後,遠東的布朗斯頓城也落入了敵手,因為基茨·布林曼曾斷言,高唐帝國在異族聯軍和風雲軍交戰期間是不會參戰的。長城要塞、黑風城、布朗斯頓等連續三個判斷失誤,這是難得的機會,把威信降到最低點的基茨·布林曼趕回到狴奴族軍隊的指揮官職位上。與此同時,一場對米洛斯大草原各族來說生死攸關的會議在約克郡塔克瑪寺進行著。

塔克瑪寺在約克郡正街路北,因寺內有一座高大雄偉的異式術士紅塔,所以人們習慣稱它為“紅塔寺”。

遠在一千多年前的斯圖亞特王朝時代,今紅塔寺一帶曾是其南京城的北郊。斯圖亞特王朝二世祖裡阿多·赫爾辛格,曾在這裡建過一座供奉鳳凰涅槃珠的塔,塔身內藏有伊莉莎鳳凰涅槃珠、火靈球、香泥小塔、離垢淨念大光明經等。紅塔竣工後,裡阿多·赫爾辛格十分滿意,命以塔為中心,向四方各射一箭,以箭落處劃出界址修建一座寺院,寺址面積達方圓十六萬步。因祝禱皇帝生辰而取名為塔克瑪(異族語萬壽無疆之意)寺。

後因異族聯盟和風雲帝國開戰塔克瑪寺被焚,燒燬了所有殿堂,唯有紅塔得以倖存,隨後就荒蕪近九十年,直到聖者希魯達·布林曼繼承拜火教教主大位才得以重建。

塔克瑪寺由寺院和塔兩部分組成。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山門、鐘鼓樓、石柱洞(術士冥想地)、大教堂(聖武士修煉地)、象牙塔(長老隱居地)、三世神殿、七世神殿和塔院。山門面闊三間,東西兩旁有八字影壁,中間券門上有石刻橫匾,上書“敕賜塔克瑪寺教壇”。進門後,兩側分列樓閣式鐘鼓樓。其後為石柱洞,面闊三間,內塑九神侍像。大教堂和象牙塔外均設有禁制和幻術,所以肉眼難見,僅知就在石柱洞後的松林內。松林再往北是三世神殿,面闊五間,前有月臺,內供三世教主,頂飾三座踞鳳藻井。三世神殿往北為七世神殿,面闊五間,內塑七尊先知像,兩旁為三十六聖女,頂裝三座踞鳳藻井。大殿兩旁都有配殿廊廡。寺廟最北的塔院地勢較高,以紅牆圍成一個單獨的院落,院內四隅各有角亭一座,紅塔位於中央偏北。院門在南牆正中,門額上題“敕建伊莉莎鳳凰涅槃靈通寶塔院”。迎門有殿,名“具六神通殿”,內供六世鳳凰化身像。殿後簷外有坐南朝北的神燈龕,與神燈龕所對者即為紅塔。

塔克瑪寺紅塔雄渾穩健,氣勢非凡,塔總高一百六十八尺,磚石結構,紅色體軀,塔基是用大城磚壘起,呈T形,高出地面六尺六寸,佔地面積方圓一千四百二十二步。紅塔下部為高三十尺三層的亞字形大光明座,塔座最上層凸起二十四片碩大的焰形花瓣,承託著直徑十八步的巨大的覆缽形塔身。覆缽之上有亞字形小光明座,再往上是節節拔起的相輪,共十三層,稱為十三天。塔頂部的相輪層數,是拜火教塔等級的標誌,以十三層為最高層數,顯示這是為供奉鳳凰涅槃珠而建的神塔。相輪的頂部覆蓋著一個結構複雜的大華蓋,直徑為九尺七寸,華蓋周沿懸掛著三十六串銅質透雕華鬟,每串華鬟下吊掛著一個小銅鈴,微風吹過,清音悅耳。華蓋之上又豎起一個高約十六尺五寸、重達四十蠻牛的銅質鎏金塔剎,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銅鈴、金頂動靜相襯,使紅塔顯得生機不衰。

基茨·布林曼站在窗前,從九層象牙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