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比一,他們只前進了四里,俘獲了不過三千名俘虜。第二天,他們攻破了長城要塞的主要防線,俘獲了一萬名俘虜,六十五架巨型投石機和大量連弩。與此同時,大量的異族銅製火炮輪輪相接,在他們的步兵部隊之前,射出連續不斷的滾滾火球,夷平了塹壕,炸燬了碉堡,並把森林炸成碎片再燒成灰燼。
由於進攻的猛烈和零下的氣溫,風雲軍計程車氣麻木了。負責長城要塞防禦的第二十二集團軍,都是從可汗府東南邊界的五月花郡徵集的輕步兵,即習慣於五月花郡炎熱氣候的居民,在零下十五度時,變得脆弱不堪。八月三日清晨,一營風雲軍輕步兵凍僵到不省人事,當時指揮的營長也倒下了。於是由一個小隊長擔任代理指揮官,部隊不理睬他,背轉身來就逃。由於一小隊連弩在他們背後開火,士氣才暫告“恢復”。
可汗軍區總長夏侯一貫對這種越來越深的危機感到吃驚,直接向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蘇鐵加以干預,並任命第二十一集團軍副司令張翼侍元帥代替他指揮長城要塞的保衛,來制止這個嚴重危險。張翼於八月四日就新職,同天山景被攻佔。這座炮臺的失陷,是使士氣沮喪的一個打擊;用張翼的話來說,山景是“整個長城要塞防禦系統的希望之所寄”。
在山景炮臺的斜甲板——圍繞著四十八尺寬的幹壕河的陡斜坡——前掘壕固守的一個輕步兵師團,在連續的炮擊下,已經潰散。第二十二集團軍的一支九人巡邏隊,在風雪交加和硝煙瀰漫中,跋涉到已被放棄和放下來的山景炮臺吊橋處。其他士兵也跟進,直到看見有三百多個令人感到驚愕的異族士兵在這座炮臺的坑道里徘徊。未發一彈,就攻佔了這座強大的山景堡壘——但是它卻經受過十二萬發異族石彈和火球。
異族聯軍高層號召用它掌握的所有誇張詞彙,宣揚“靠強攻”佔領了山景炮臺,以鼓舞越來越高漲計程車氣。這是包括基茨·布林曼在內的五位可汗親自目睹的一個功勳。當一個搞錯了的戰報誤稱松林炮臺也於八月六日陷落(它直到九月七日才被攻佔)時,事情變得更怪誕了。興高采烈的基茨·布林曼和四位可汗,居然把斯特亞特帝國時代最高勳章“雄鷹”章頒給了那個步兵萬人隊指揮官及其並未攻佔松林炮臺的部下。
沒有補給,保衛是不可能的。除一條四十尺寬,從長城要塞到西南約七十里的鄂琳城的次要官道外,異族火炮把所有的路都切斷了。沿這條官道還有一條狹窄蜿蜒的土路,為和平時期的守軍運輸補給,但現在是遠遠不夠的了。於是官道旁開闢了採石場,幾千名本土軍士兵和成群平民一起工作,用鐵鎬和鐵鍬拓寬和鋪砌路面。
與此同時,張翼把前線分成若干防區,以分配南疆生產的重型弩炮、機弩箭矢和其他補給。每十二個時辰就有六千輛貨運馬車可以透過這條官道——平均每十四息有一輛馬車,因此有“聖路”之稱。有二十多萬部隊和十七萬頭供拖曳之用的牲畜沿著聖路運往前線,這應該歸功於張翼在後勤工作上的革新。
經過幾天的暫時平靜後,異族聯軍於八月八日在另一個地方,即在菲拉斯河的南岸,重新進攻。張翼歡迎這一戰術上的失策,因為那條防線是由他最新開到和補給最好的部隊防守的。現在陷入菲拉斯河對岸翼側巨型投石機和重型弩炮陣地的兇猛交叉炮火射擊下的異族軍隊,不得不沿著河的北岸延長他們的戰線了。
第廿九卷 征途 第二章 地獄
在控制南岸,被稱為“死人”的陡岸周圍血戰中,雙方都遭受可怕的生命損失。密集的爆裂火球和巨大石彈,使大地震撼,把人體、裝備和瓦礫象穀殼那樣飛擲到天空。爆炸的熱浪把積雪都熔化了,在彈穴裡灌滿了水,許多傷兵就淹死在裡面。眼睛失明和血肉橫糊的人摸索著到洞穴裡圖個安全,就倒在他們的同伴身上,把他們淋得渾身是血。
一個風雲帝國炮手用白磷火箭無意中擊中了有四十五萬多顆大口徑燃燒彈的異族聯盟軍火庫,引起了這次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爆炸。這批為風雲軍所不知的彈藥,被隱藏在羅斯坷蒙森林裡,但不小心地裝上了引信。到八月十一日,整個防區的異族聯軍的每一門巨型投石機和大型弩炮,都被風雲帝國炮兵摧毀。風雲帝國軍事分析家和歷史家王頎將軍斷定,在最後擊敗入侵者中,這兩件事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張翼於八月十二日離開長城要塞回去指揮新編第二十三集團軍,由蘇飛侍元帥(可汗軍區副總裁)接替,他在他的部隊中灌輸堅決進攻的態度。後來,在敵人被止住在長城要塞後,蘇飛的口號“他們不得透過”,成了這個國家的戰鬥口號。異族聯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