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剛搞過一次人口普查,當時人口總數是五千六百多萬,戶數不到一千一百萬。六萬戶已超過了全國總戶數的千分之五,被桓帝一天之內派發出去,實在是大手筆。接下來是清查處理梁冀的財產。梁家的金銀珍寶、房地產和一切值錢的東西在洛陽令袁騰的主持下先登記造冊,然後進行拍賣。最後清理的結果,梁冀一家貪汙受賄的不法所得共有三十億錢。
據《後漢書·食貨志》記載,桓帝時一石米大約是五十錢,漢代的一石約是現在的六十斤,按照平價理論,漢代的一錢比現在一塊錢要值錢些,約等於現在的兩塊錢左右。三十億錢約等於現在的六十億元,在當時可以買六千萬石大米。
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梁冀一案的涉案金額,僅少於清朝嘉慶皇帝辦的和坤案,和坤案涉案金額折算成白銀共一億兩,在當時可以買六千六百萬石大米。
在這次大清算中,也有漏網之魚:曹家。
曹騰是梁氏兄妹曾經的堅定支持者,是他們在宦官隊伍中的代言人,但他卻沒有出現在被清查的名單中,原因是曹騰不久前剛剛去世了。鑑於他擁有費亭侯這樣的爵位,故在官方釋出的訃告中稱他為駕崩。
九年前梁太后因病去世,晝夜忙碌的長樂宮一下子冷清下來。長樂宮裡的宦官們都開始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能夠躋身於皇帝或皇后的身邊是最理想的選擇,否則只好提前退休。
只有曹騰不著急,實際上著急也沒有用。作為整個宦官隊伍的老大,他反而不好再就業。皇帝、皇后身邊已被年輕一代的宦官把持,這些曾經望見他腿都會發抖的小宦官們,如今都已當上中常侍、小黃門,他要是回去,他們怎麼辦?
曹騰確切的生年史書沒有記載。根據他被選作順帝劉保伴讀這條線索判斷,他應該比劉保大一些,劉保生於115年,曹騰應該出生於這個年份之前。
史書記載曹騰是在安帝時入的宮,在宮中前後工作了三十多年。安帝劉祜106年繼位,125年駕崩,在位十九年。曹騰入宮當在106年到125年之間,這樣推算,曹騰出生於公元100年之前的可能性比較大。
故梁太后駕崩時,曹騰應該有五十多歲的年紀了。此後,對於他的活動,史書再沒有過任何記載。
我們可以推測,梁太后駕崩之後,曹騰就要求退休(致仕)了。退休後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兩件事上:一件是扶持養子曹嵩,另一件是在家鄉譙縣大修墓地,為百年之後做準備。
宦官是沒有後代的。順帝劉保當年是被宦官擁戴才當上皇帝,為了感激宦官的功績,他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允許宦官收認養子以繼承家業和封爵。於是曹騰就在同宗裡收養了曹嵩作養子。
曹騰大修的曹氏族墓在酈道元《水經注》裡有明確記載,規模十分宏大。如今,歷盡千百年風雨,它們依然驕傲地分列於曹騰的家鄉安徽省亳州市城南。據確切的考古資料顯示,這個龐大的家族墓地裡,埋著曹騰、曹褒、曹嵩、曹熾等人,他們都是曹騰的族人,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這裡作以簡要介紹。
曹褒與曹騰同輩,應該是從兄或從弟的關係,因曹騰的蔭護,做到了穎川太守。他的兒子叫曹熾,做過侍中、長水校尉,是曹仁、曹純的父親。
曹熾與曹嵩同輩,在這一輩的人裡,至少還有四到五個族人。一個是曹鼎,做過尚書令;曹鼎的兄弟中,有一個叫曹瑜,做到了衛將軍;他們還有一個親兄弟,已不知名字,但他的兒子很有名,叫曹洪。
除了曹鼎三兄弟之外,這一代人中,至少還有兩個支脈,其中一個當過吳郡太守,他有一個孫子叫曹休。另一個生了個兒子叫曹邵,曹邵有個兒子叫曹真。
如果以曹騰、曹褒為“曹一代”話,“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熾:“曹三代”包括曹操、曹德、曹洪、曹仁、曹純、曹邵:“曹四代”就很多了,包括曹丕、曹植、曹休、曹真等,後面還有“曹五代”。再之後的曹氏後人們已經不是歷史關注的焦點了。
曹嵩的出身問題歷來爭議頗多,這裡必須交待一下。
陳壽一句“莫能審其本末”,害得曹家人一直被當成“黑人黑戶”而受到歧視。有些野史認為,曹嵩是夏侯氏的後人,是曹騰當初從夏侯家抱來的。對於陳壽寫的這句話,歷來都有人懷疑要麼是他的專業水準出了問題,要麼是他有別的動機。
陳壽始撰《三國志》是晉太康元年(280年),這一年陳壽四十八歲,大約九年後他完成了該書。陳壽寫《三國志》的地點是在洛陽,那時他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