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思汗這才下令將李睍全家殺死,一個不能留下。
回顧已往,蒙古對西夏出征六次,歷時二十三年之久,終於在成吉思汗去世的前夕,將其滅亡了。
在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成吉思汗一直是穩操勝券,處處主動,說打就打,說停就停。西夏國雖然盡力堅持著,但是終因內政腐敗,外交錯誤,加上蒙古勢力的強大,終於導致它的滅亡。
西夏從九百八十五年李繼遷叛宋自立以來,已有240多年的歷史,其文物典章之豐富,傑出人才之湧現,均不亞於中原。
近來,成吉思汗的身體越加衰弱,成吉思汗心知病情加重,已有壽命將終的預感,對於他來說,眼下是考慮繼承自己汗位的問題了。在他的四個嫡子中間,長子朮赤已於不久前病死,這件事他每次想起來,心裡總有一些負疚的感覺,不過,他已經死了,不得不強迫自己把他忘了。
在剩下的三個兒子中,察合臺當時不在西夏戰場,他率領後備軍駐守蒙古大營。
現在,只能讓三子窩闊臺與幼子拖雷來到自己的身邊,當時,將領滿帳,成吉思汗命將領們暫避,接著就叮囑他的這兩個兒子說:“我身後留下的孩兒們啊,你們可知道,我的死日已近,快要到地府去了!”
這位大汗說到這兒,喘了口氣,無限溫和地看著面前的兩個兒子,噙著淚,又說道:“我為你們、我的兒子們,在主的威力和長生天的佑助下,征服和開拓了一個遼闊廣大的國家,從這個國家的中央向各方面走去,都需要用一年的時間。現在,我對你們立下如下遺言:你們要想過富足滿意的生活,享受掌大權的快樂,必須齊心協力抵禦敵人,尊崇朋友,一意為他們增加富貴。”
說到此,大汗喝了兩口馬奶,喘息了一會兒,閉了雙眼,似乎想了一下,然後說道:“在你們之中,需有人保衛國威和帝位,支援這根基堅實的寶座。窩闊臺的弟兄們,包括非嫡家兄弟都遵照成吉思汗的聖訓,立下了文書,保證遵從新汗。”
成吉思汗遺命窩闊臺繼承汗位,後來,他的兒子們和眾大臣、將領們也確實執行了這一遺命。但是,正像成吉思汗生前所安排的,窩闊臺是繼承了汗位,幼子拖雷卻繼承了實權。
原來,當時蒙古遊牧社會中,還長期存在著“幼子守產”的習慣法。兒子長大成人,就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他們有權帶走父母的一部分財產,但最小的兒子則不離開父母,他要繼承父母留下來的大部分財產。
成吉思汗實際上也是按照這種幼子守產的習慣法,在親族中劃分各人的屬民和份地的。
他把他的兄弟們分封在東面:哈撒兒分在蒙古東北部,合赤溫的兒子(合赤溫已早死)分在蒙古東部,鐵木格分在蒙古最東北,別勒古臺分在鄂嫩河、克魯倫河中游一帶,這四個弟弟後來稱為“東道諸王”。
成吉思汗有妻妾無數,只有六人具有皇后地位,她們是孛兒帖、也速幹、也遂、忽蘭、古兒別速(已死)和合答安。
大皇后孛兒帖生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他們四人的地位最尊貴,被稱為“四曲律”。
除拖雷以外,這幾個兒子也有自己的屬民和份地,他們被稱為“西道諸王”。他們的份地從北向南,依次展開在從額爾齊斯河流域到維吾爾邊境的草原地帶,其中朮赤的封地最遠。
幼子拖雷沒有另外的份地,他繼承成吉思汗統領的大片地方。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軍隊共有十二萬九千人,其中分給諸子、諸弟二萬八千人,剩下的十萬零一千人,都屬於成吉思汗本人,一旦他死後,這支軍隊則屬於幼子拖雷。
因此,成吉思汗的最貴重的財物,所統領的各個部落,全國的大部分軍隊,都留給了拖雷。之所以不把汗位也按幼子守產原則傳給拖雷,是因為,成吉思汗並不認為汗位是純粹屬於他私人、因而可以傳給幼子的私人財產。大汗是整個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財產看管人,他不僅應對屬於自己的份地,而且必須對整個大帝國負責。所以汗位繼承的資格,應以能力為原則,應以德才雙全作為衡量的標準,而不能以幼子守產的傳統習俗來確定。
成吉思汗的病情越來越惡化,當此彌留之際,他仍不忘對金國的戰事,因為西夏已經滅亡,但是蒙古世敵金王卻一直據守著河南,而河南開封又似乎是不可攻破的堅固堡壘。這樣一來,生命垂危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他一生事業尚未完成的這一部分,便向他的兒子們秘授了攻取開封的戰略,這便是他的第二份遺囑:
金朝的精兵在潼關(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