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策略思維 作者:泰達魔王

單方面宣佈要將英國拒於歐共體之外,一次是1963

年,一次是1968年;其他國家不得不從接受戴高樂的否決票和分裂歐共體兩條出路當中做出選擇。當然,戴高樂非常謹慎地衡量過自己的立場,以確保這一立場會被接受。不過,他這麼做往往使法國獨佔了大部分戰利品,很不公平。戴高樂的拒不妥協剝奪了另一方重新考慮整個局面、提出一個可被接受的相反建議的機會。

在實踐中,“堅持到底,拒不妥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理由有二。第一個理由在於,討價還價通常會將今天談判桌上的議題以外的事項牽扯進來。大家知道你一直以來都是貪得無厭的,因此以後不大願意跟你進行談判。又或者,下一次他們可能採取一種更加堅定的態度,力求挽回他們認為自己將要輸掉的東西。在個人層面上,一次不公平的勝利很可能破壞商業關係,甚至破壞人際關係。實際上,傳記作者戴維·舍恩布倫(David

Schoenribrun)這樣批評戴高樂的盲目的愛國主義:“在人際關係當中,不願給予愛的人不會得到愛;不願做別人朋友的人到頭來會一個朋友也沒有。戴高樂拒絕建立友誼,最後受傷的還是法國。”'5'一個短期妥協可能從長期來看會是一個更好的策略。

第二個理由在於達到必要程度的拒不妥協並不容易。路德和戴高樂透過他們的個性做到了這一點。不過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一種頑固死硬的個性可不是你想有就有,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儘管有些時候頑固死硬的個性可能拖垮一個對立者,迫使他做出讓步,但同樣可能使小損失變成大災難。

費迪南德·德雷賽布(Ferdinand de

Lesseps)是一個能力中等的工程師,具有非同尋常的遠見和決心。他由於在外人看來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建成了蘇伊士運河而名噪一時。他並不認同不可能的說法,因此完成了這一偉業。後來,他照搬同樣的思路,試圖建設巴拿馬運河,結果演變成一場大災難。①

儘管尼羅河的沙子讓他備感得心應手,熱帶瘴氣卻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德雷賽布的問題在於他頑固死硬的個性不允許他承認失敗,哪怕戰役早已輸掉。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有選擇的頑固死硬呢?雖然我們沒有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卻有幾個辦法可以幫助達成約定,並且維持下去;這是第6章將要談到的內容。

5 .給貓拴個鈴擋

童話故事裡有一個給貓拴鈴擋的故事,大意是這樣:老鼠們意識到,假如可以在貓脖子上拴一個鈴擋,那麼,它們的小命就會大有保障。問題在於,誰會願意冒賠掉小命的風險給貓拴上鈴檔呢?

這個問題同樣擺在老鼠和人類面前。佔據支配地位的黨派或獨裁暴君怎樣才能透過規模相對較小的軍隊長期控制數目很大的一個人群呢?整架飛機的眾多乘客為什麼只要出現一個持槍劫機者就會顯得無計可施,束手就擒?在這兩個例子裡,只要大多數人同時採取行動,就很容易取得成功。不過,統一行動少不了溝通與合作,偏偏溝通與合作在這個時候變得非常困難,而壓迫者由於深知群眾的力量有多大,還會採取特殊的措施,阻撓他們進行溝通與合作。一旦人們不得不單獨行動,希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問題就出來了:“誰該第一個採取行動?”擔當這個任務的領頭人意味著要付出重大代價,甚至可能付出生命。他得到的回報則會是死後的光榮或受人感激。確實有人在想到責任或榮譽的時候會感到熱血沸騰,挺身而出,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麼做的代價超出了得益。

在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首次譴責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他那充滿戲劇性的講話剛剛結束,聽眾裡就有人大叫起來,質問赫魯曉夫自己那個時候又在做什麼。赫魯曉夫的反應是請提問者站起來,報出自己的姓名。聽眾一片沉默。赫魯曉夫答道:“當時我也是這麼做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以前都見過這樣的例子。這只不過是涉及超過兩個人的囚徒困境;你也可以把它稱為“人質困境”。現在我們要用這個困境闡述一個不同的觀點,確切地說,就是懲罰經常壓倒回報而處於上風。獨裁者可以透過向大眾提供物質乃至精神安慰保持局勢穩定,不過,這個做法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價。建立在人質困境之上的壓迫和恐嚇可能是一種代價小得多的替代選擇。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位於海平面的通道。由於土地本來已經較低,又是沙漠,挖掘起來相對容易許多。巴拿馬的海拔要高得多,沿途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