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戲劇般的性茭動作。
你們知道,任何東西一旦獲得了精神表現就很難消失了。
因此,當你們聽到許多泛靈論的東西一直存留到今天時,你們不應感到吃驚。
這些東西大部分被我們稱為迷信,它們與宗教並存或包含在宗教中。
更有甚者,你們幾乎不可能否認這樣一個看法,即今天的哲學也依然保留著泛靈論思維方式的某些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過高估計語言的巫術作用,並相信世界上的實際事件都是按照我們的思維企圖強加給它們的那種方向進行的。
所以,看來的確存在著一種沒有巫術動作的泛靈論。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甚至在當時,也存在著某種倫理學,即為人們的相互關係所制定的各種戒律,然而我們卻沒有發現這些戒律與泛靈論信仰有什麼內在聯絡。它們很可能直接表現了人類的相對能力的實踐需要。
瞭解使泛靈論轉變為宗教的原因,可能是很有價值的。
但是你們可以想象到,人類精神發展的這個遠古時期,直到今天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真實的情況似乎是,宗教首先表現為圖騰崇拜(totemism)①即動物崇拜這種奇怪的形式。而最早的倫
①原始社會中人與氏族公社同時產生的一種最早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具有親屬關係,該動物即為氏族的圖騰,即保護者和象徵。——中譯註。
理戒律即各種禁忌,便是這樣崇拜的結果。在一本題為《圖騰與禁忌》的書中,我曾經詳述了一種思想,它把這種轉變的原因一直追溯到人類氏族環境的一次變革上。
與泛靈論比較,宗教最主要的成就在於從精神上控制住了人類對精靈的恐懼。
不過這個古老時期的殘餘即邪惡的精靈,卻在宗教體系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B以上便是宗教宇宙觀的前歷史。現在我們轉向研究以後所發生的以及今天在我們面前所進行的那些事情。憑藉對自然過程的觀察而強大起來的科學精神,終於把宗教視為人類的事情,並對之進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宗教經受不住這種考察。
首當其衝被懷疑的是宗教關於各種奇蹟的故事,因為它們與嚴肅的觀察所指出的一切正相矛盾,而且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人類想象活動的影響。
接著,宗教關於宇宙起源的解釋的教條也遭到了否定,因為它們顯示出某種具有古代特徵的愚昧。
由於人們日益增加了對自然法則的瞭解,他們認識到這些法則要比宗教教條更為優越,認為宇宙透過某種類似於人類個體起源的交媾或發生行為而產生的見解,已不再是最顯然和不證自明的前提了。因為具有心靈的動物與非動物自然界之間的區別,給人類思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種印象使人們不可能再保持對原始泛靈論的信仰了。
在這一方面,我們還要考慮到對各種不同宗教體系的比較研究的影響,以及這些宗教體系彼此間排斥和不寬容所產生的作用。
這些初步的論戰加強了科學精神,它獲得了足夠的勇氣,以致敢於考察宗教宇宙觀中的那些最重要和最富於情感意義的成分了。人們可能已經看到——儘管敢於公開講出來是很久以後的事——雖然宗教向人們許諾,只要他們能夠遵守一定的道德要求,就會向他們提供保護和幸福,但事實已表明這些許諾是不值得信賴的。宇宙中看來並不存在著那樣一種力量,它以父母般的關懷照管著個人的福利,並把人們的活動引向幸福的結局。
相反,人類的命運既不可能符合於宇宙善行的假定,亦與部分內容是相反的宇宙的公正賞罰的假定無關。
地震、海嘯、大火的發生與善良、敬神還是邪惡、不信教風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因為我們談論的是人而不是非動物自然界,所以個人的命運就一定是依賴於他和別人的關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不是一個規律。兇暴的、狡猾的、殘酷的人常常佔有令人羨慕的世間財富,而善良的人卻往往一貧如洗。
各種黑暗的、冷酷的、無情的力量決定著人們的命運;宗教歸之於宇宙政府的那種獎懲辦法純屬子虛烏有。這也說明我們應該拋棄宗教從泛靈論中所繼承的那些東西。
在批判宗教宇宙觀方面,最新的貢獻是由精神分析作出的。
它表明了宗教是怎樣從兒童的不能自助性中起源的,並剖析宗教的內容,一直追溯到童年期的各種願望和需要在成年期的殘存物。這顯然並不意味著否定宗教。但它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