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下來。而此時,科林斯大橋的失而復得讓他徹底的放鬆了。同時他也感到自己距離最後的勝利已經很近了。(這裡的勝利是勝利逃亡的意思)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知道,蘭德斯的勝利只是短暫的,他們的兵力十分的有限,而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德軍的大意和自己方向的猛烈攻擊牽掣了德軍的視線。而如果自己的部隊不再加一把勁的話,那麼德國人反應過來也許只需要一個反擊那麼他們就將全部完蛋。所以,在確認了自己人真的全部控制大橋之後,他下達了命令。北橋頭堡的英軍裝甲部隊繼續前進。一定要將通往大橋的道路徹底的打通。而同時,在南邊的廓爾喀人和埃塞克斯營計程車兵則開始繼續的發動攻擊,同時也開始向南橋頭堡靠攏。必需不惜一切代價的打通和橋上蘭德斯的聯絡。至少要送進去一部分的部隊。
相對於英國人的興奮而言。德軍這邊在接到了科林斯大橋失守地訊息之後突然間變得如同死一般的寂靜。他們實在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防禦了這麼久的大橋竟然會在幾分鐘的時間內異手。而且還丟的是那麼的不明不白。不過,現在無論是聚斯曼還是普通的傘兵都明白,現在不是討論橋為什麼會丟這個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奪取大橋。因為科林斯大橋地丟失不單單是隻是自己的陣地被對方滲透那麼簡單了。因為科林斯大橋正好在德軍傘兵防線的中間節點上,他維繫著北部德軍陣地的生命線。現在英國人佔領了這座大橋也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命線被切斷了。一旦這樣,北部的德軍缺少彈藥和補給,那麼面對德軍地裝甲部隊一定不可能維持很長時間。所以這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而且,一旦大橋有失。英國人的部隊就能夠透過這座大橋經如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平原地區。然後迅速的甩開後面的德軍追兵,乘船逃離巴爾幹。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的話,那麼真的什麼都完了。
於是聚斯曼在經過了一陣思考之後立刻下達了反擊奪取大橋的命令。他命令。第四傘兵團繼續不斷地反衝擊。以削平盟軍在科林斯南岸建立的登陸場。至少要將其壓縮在一個狹小地區域之內使其不能接應橋上的英國守軍。同時駐守在橋北地兩個營應不惜一切代價的阻擋橋北敵軍的前進步伐。同時,他命令剩餘的部隊應該迅速的向大橋發起攻擊,透過不斷的猛烈的衝擊重新奪取大橋的主動權。聚斯曼給第三團地團長布勞爾下達了死命令:“半個小時之內必需拿下大橋。”
德軍的反擊很快就行動起來了。憑藉著良好地組織和紀律,他們開始向著預定的目標發起衝擊。這一次的攻擊是猛烈的。傘兵們在密集的彈雨中不斷的從自己的隱蔽處躍起。奔跑。匍匐前進。再次躍起,奔跑……匍匐前進。透過這樣的方法來躲避對方的彈雨。雖然他們十分的老練,但是子彈實在是太密集了,所以仍然不斷有人被擊中倒在前進的道路上。
東面,傘兵四團消除對方突出部和英軍接應守橋部隊的戰鬥幾乎同時開始。由於雙方几乎從同一個地方衝鋒。所以這場戰鬥顯得有些促不及防。雙方的機槍幾乎在很近的距離上就開始射擊。密集的子彈撕扯著人體,內臟和鮮血以及殘破的肢體四處飛濺。這場戰鬥的最後結果仍然是平局。雙方計程車兵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不過德國人沒有辦法取得成功,他們甚至沒有接近對方的陣地。同樣的,英國人也沒有衝出德國人的防禦圈。
而另外一邊,在大橋的北岸,英軍也在猛烈的攻擊德軍傘兵的陣地。這一次,他們顧不上什麼彈坑不彈坑的問題了。威爾森已經下達了死命令。不要管彈坑。也不要管什麼廢墟。如果前進的坦克掉入彈坑裡面,那麼他就做為臨時的移動炮塔使用火炮掩護部隊的前進。總之。所有人都必需用必勝的決心和必死的精神來面對這次戰鬥。
不過德國人顯然不是軟柿子。他們雖然後路被切斷,但是仍然有鬥志。所有人都堅信自己能夠得到援兵的增援。他們把反坦克火炮拖到了掩體下面,周圍架起機槍建立了幾個堅固的支撐點。此外,他們還能夠得到後方炮兵的支援。準確而又猛烈的火力打的同樣勇敢頑強的澳大利亞人一籌莫展,當然,戰鬥打的十分的艱苦,正如同一名德軍機槍手這樣寫道:“我們在這裡正在經歷的事情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我從來沒有受到過這種罪。哪怕是在荷蘭被敵人四面包圍的時候,沒有一秒鐘是平靜的。只有大炮和迫擊炮的可怕的爆炸聲,坦克也在不停的湊著熱鬧。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許多同伴都已經知道了他們的結果……”不過,就算是這樣一種情況,德國人仍然防禦住了對方的攻擊。
而另外一邊,德軍突擊隊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