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反坦克炮擊中,身負重傷的駕駛員馬立克上士自殺他的行為不能夠
改變白俄羅斯紅軍主力被全殲的結局,但作為一個軍人,他的勇敢精神令敵人感到敬畏。
在明斯克陷落的當晚,德軍49集團軍在沃爾克維斯:。合。這樣一來,就將包圍圈內的蘇軍進一步分割在比亞韋斯托克和納利博克森林兩個地域。緊接著,德軍開始著手消滅被圍紅軍。為此,他們使用了第9集團軍以及接受了第4集團軍兵力的第2團軍(該集團軍司令部原屬於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預備隊),總兵力達25個師,分坦克,摩托化部隊的支援。
但令德國不能理解的是,被包圍的蘇軍雖然身處絕境,卻仍然在堅持戰鬥。哈爾德大將在他的日記中作了如下描述:在城東南比亞維斯托克森林中進行著激烈的戰鬥,出乎意料的是,戰鬥牽制了4團軍中部的全部兵力和右翼的部分兵力,前線各地段突出的情況是俘虜不多(6月28日日記)。前線訊息證實俄國人到處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人們看到的是,在被攻佔的炮兵陣地上,俘虜的只是個別人。俄國人不是奮戰到底,就是化裝成農民,設法逃離合圍圈(6月29日日記)。
事實正是如此。在包圍圈中,很多紅軍士兵端著已經沒有幾發子彈的步槍(這往往是他們唯一的武器),聚攏在一起,冒著德軍機槍、迫擊炮、甚至坦克的猛烈射擊,吶喊著發出決死衝鋒。在德軍摩托化第2師的地段上,寧死不降的蘇軍士兵甚至手挽著手,一邊高喊一邊向噴吐火舌的德國機槍前進。蘇軍的主要突破口被選擇在一個名叫澤巴的小鎮附近的森林,在這裡他們使用了騎兵叢集發動衝擊,後來還動用了鐵甲列車。但在德軍猛烈火力阻擊下,丟下大片大片屍體的紅軍,最終也未能使被圍的主力部隊打破德軍的包圍。
在此前後,蘇軍還進行了多次突圍嘗試。他們中很多人被打死,只有部分人員得以九死一生的逃出包圍圈,在夜色的掩護下渡過第聶伯河回到自己人那裡。其中突圍的最大單位是第13集團軍的45步兵軍。
那些留在包圍圈內的人處境日益艱難。在突圍失敗後,不少部隊被打散,殘餘人員進入森林。本來就不多的彈藥物資很快就消耗殆盡,由於沒有預設陣地和有效的指揮,也很難在包圍圈中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在實際戰爭中,一個士兵個人的勇敢在有充足的彈藥、堅固的陣地保障和有效指揮的前提下往往能夠充分發揮,他們會不惜一切的戰鬥到死。而如果失去這些條件,士兵以自身生命為代價的抵抗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他們的抵抗意志無疑也會隨之大大下降。對於數十萬被圍蘇軍中的絕大多數來說也是如此。包圍他們的25個齊裝滿員、裝備精良的德國陸軍師在第2空隊有力配合下(德國空軍第二教導聯隊的Hs129:+這次戰鬥中表現尤其活躍,他們在戰場上幾乎無處不在。),正不斷對包圍圈進行分割和壓縮。在如此嚴酷而絕望的形勢下,被圍蘇軍開始大量被俘,其中蘇軍第12、89和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意志不堅和另有想法的人總是會有的。
儘管如此,仍有不少紅軍士兵在戰鬥中堅持到底,最終戰死。其中包括於6月30陣亡的紅軍機械化第6軍?兵司令,前者是朱可夫30年代在紅軍騎兵監察部的同事。另外德國人還宣稱第13集團軍司令菲拉托夫中將和第13械化軍軍長阿什柳斯廷少將也在合圍圈中被擊斃。但實際情況卻是:第13集團軍司令員菲拉托夫中將在78日趕往設在莫吉廖夫的西方方面軍司令部(司令部斯克)的路上,遭到德國飛機襲擊而被炸傷,於7月14死在莫斯科的醫院裡。而第13械化軍軍長阿什柳斯廷少將則是在7月28才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陣亡的。他們兩人都沒有死在白俄羅斯的大合圍圈中。但是,無容置疑的是大量的蘇聯軍隊的精華損失在這次毫無意義的反突擊戰鬥中是十分的可惜的。
第五十章 戰火起南方
對於被合圍蘇軍的抵抗,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6月29日呈交陸軍總司令部的報告也承認:“在西線和波蘭的戰役中,被合圍的敵人幾乎都是百分之一百的自願投降。而在東線,情況完全相反,很多俄國人躲進沒有全面搜尋地域的森林、田野、沼澤中,其中一些裝備齊全的俄國營更是造成了很大危險,他們根本不想投降。”
經過最後的戰鬥,到1941年7月8,包圍圈內的蘇軍大部分已經被消滅。儘管在新格魯多克附近,還有一些紅軍分隊在繼續戰鬥,但這並不妨礙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在這一天的訓令中宣佈:“對明斯克的兩路夾擊已告成功。”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