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現分為幾個種族的人類在其他行星及其衛星上居住的可能性,以及由一位救世主從社會上、倫理上拯救人類的可能性;那樣一來問題會不會就更容易得到解決?
他認為那是另一範疇的難題。人體組織通常能夠抗得住十九噸的氣壓,可是一旦在地球的大氣層裡上升到相當的高度,越是接近對流層與平流層的境界線,鼻孔出血、吸呼困難以及眩暈,隨著算術級數就越發嚴重起來。他曉得這一點,尋求解答時就設想出這樣一個難以證明是不可能的行之有效的假定:倘若換個更富於適應性,解剖學上的構造也有所不同的種族,說不定就能在火星、水星、金星、木星、土星、海王星或天王星那充足而相同的條件下生存下來。然而那個遠地點的人類種族,儘管在構造方面與地球上的人類有著一定限度的不同之處,整個來說彼此卻有著相似的種種形態。他們恐怕也和地球上的人類一樣,會不肯捨棄那一成不變、無法分割的屬性,也就是對空虛,對空虛的空虛,一切都是空虛的執著。
至於拯救的可能性呢?
小前提已經被大前提所證明了。
接著他又依次對各個星座的哪些形形色色的特徵進行了考慮呢?
顯示出不同程度之生命力的繽紛色彩(白、淺黃、深紅、硃紅、銀硃);諸星之亮度;一直包括到七等星、以等級標誌的諸星之大小;諸星的位置;御夫座;沃爾辛厄姆路;大衛的戰車;土星光環;螺旋星雲凝固後形成有衛星的恆星群;兩重大陽相互依存的旋轉運動;伽利略、西蒙·馬裡烏斯、皮亞齊、勒威耶、赫歇耳、加勒等人各自獨立地同時所做的發現;波得和開普勒所嘗試的距離的立方與迴轉次數的平方的體系化;多毛的眾彗星那幾殆無限的被壓縮性,以及自近日點至遠日點那廣漠的遠心的重返大氣層的橢圓軌道;隕石的恆星之起源;年紀較輕的天體觀測者誕生的那個時期火星上所出現的“暗波”現象;每年在聖勞倫斯節(殉教者,八月十日)前後降落的隕石雨;每月都發生的所謂“新月抱舊月”現象;關於天體對人體的影響的假定;威廉·莎士比亞出生的時期,在斜倚卻永不沒落的仙后座那三角形上端,一顆不分晝夜散發著極亮光彩的星辰(一等星)出現了(這是兩個無光、死滅了的太陽因相撞並汞合為白熱體而形成的燦爛的新太陽);大約在利奧波德·布盧姆出生時,出現在七星花冠星座裡而後又消失了的一顆同一起源、亮度卻稍遜的星宿(二等星);還有約於斯蒂芬·迪達勒斯出生時,出現在仙女座中之後又消失,小魯道爾夫·布盧姆出生與夭折數年後出現於御夫座後又消失,以及另外一些人出生或去世前前後後出現在許許多多其他星座中而又消失了的、(假定是)同一起源的(實際存在或假定存在的)星斗。日蝕及月蝕自隱蔽至復現的各種伴隨現象:諸如風勢減弱,影子推移,有翼者沉默下來,夜行或暮行動物的出現,冥界的光持續不減,地上的江河溪流之幽暗,人類之蒼白。
對情況進行了估量並考慮過產生錯誤的可能性之後,他(布盧姆)得出過什麼樣的合乎邏輯的結論呢?
那既不是天樹、天洞,也不是天獸、天人。那是個烏托邦,那裡不存在自己知到未知的既知之路。那是無限的。假定各個天體有可能並存,那麼也能把它看作是有限的。天體的數目是一個還是一個以上都無所謂,體積相同或不同也無所謂。那是一團能活動的幻覺形態,是在空間裡已固定下來的東西,藉著空氣又重新活動起來。它是過去,未來的觀察者們作為現在實際存在之前,它或許已不再作為現在而存在了。
關於這一光景的美的價值,他更加深信不疑了嗎?
毫無疑問。因為有這樣一些先例:詩人們往往在狂熱的戀慕導致的譫妄狀態下,要麼就是在失戀的屈辱中,向熱情而持好感的諸星座或圍著地球轉的冷漠的衛星呼籲。
那麼他曾否把占星術對地上災害的影響這一理論當作信條接受下來了呢?
據他看來,對這一點提出論證和反證的可能性是一樣大的。月面圖中所使用的夢沼、雨海、溼海、豐富海等學術用語既可以歸之於直觀的產物,也可以歸之於謬誤的類推。
他認為月亮和婦女之間有什麼特殊的近似之處?
她歷史悠久:地球上連綿不斷的世世代代存在之前她就存在,並將繼續存在下去。她在夜間的優勢。她作為衛星的依存性。她反射光的效能;起落盈虧,執行有常,恆久不變。她的容貌註定永不改變。她對不明確的訊問,都給以曖昧的答覆。她能夠支配潮汐漲落。她具有使人迷戀,心碎,賦予美,逼人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