刂迫ǎ�1946年,蘇聯為了獲伊朗北部的石油開採權而拒絕按時撤軍。而一直在旁觀望的美國找到了制裁蘇聯的契機,一場戰爭打響了。
1946年1月,就蘇聯拒絕撤軍的舉動,美國暗中支援伊朗禮薩王室將蘇聯的問題提交到了聯合國,這一暗箱操作致使蘇聯最終無法染指伊北部的石油資源。
隨後,禮薩國王接連發動了兩場政變,並順利地攫取了伊朗的軍政權力,在這兩次政變中,美元和F�14戰鬥機源源不斷地光臨伊朗本土。
事實上,在蘇聯插手中東事務之前,中東一直受控於英國,而美國只能遠遠地垂涎卻苦無機會。當蘇聯入侵之時,國力衰退的大英帝國急忙向美國求助。於是,從1947年3月,美國開始代替英國接管了土耳其等國家與地區的控制權。
至此,美利堅成功地登陸了中東大陸,併成了這裡的掌控者。石油與美元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成了世人看不透的謎,美國決策者們的深意無人瞭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新石油戰略地圖(1)
在20世紀初,著名的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提出了一個“世界地理中心”的概念,由此地緣戰略地緣戰略學是現代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戰略理論,該學說的鼻祖叫麥金德,是一個英國地理學家,他在20世紀初首先提出了一個世界“地理中心(地理樞紐)”的概念,奠定了地緣戰略學的理論。的理論被奠定。他認為,世界可以劃分為幾個大島,歐亞非、南北美和澳洲,其中,歐亞非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處於地球的心臟位置。這個心臟地帶的東西方向囊括了俄羅斯的葉尼塞河至東歐平原,南北方向包括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克什米爾等地。
這位地緣政治學家曾經一語驚人,他說:“如果有人統治了東歐平原,那麼他就控制了心臟地帶;如果他統治了心臟地帶,也就意味著控制了世界島;而假如他統治了世界島,他就統治了全世界。”
很顯然,這一核心地帶為二戰後的蘇聯所控制,這也是最讓美國痛心的地方。基於此點,美國發展出了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理論——邊緣地帶論。這一理論的奠定者(美國的斯派克曼)指出僅僅控制了心臟地帶是不足以稱霸全球的,只有控制了歐亞非的沿海地區才能稱霸全球,這也是美國曆來非常重視掌控沿海的原因。但是,隨著世界金融體系的變化,各個國家都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於是,美國摒棄了地緣政治學說,將控制能源作為了統治全世界經濟和政治的武器。
地緣政治學說出現後,能源對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間的重要作用被人們重視起來,由此“石油政治”這一新名詞隨之誕生,石油成為劃分全球勢力範圍的重要依據。
在一段時期內,石油資源的分佈狀況和消費區域出現了巨大的錯位。北美、亞太、西歐等地區的石油儲存總量僅佔世界的1/5,但是消費總量卻佔全世界的4/5。歷經上百年的發展,到20世紀末,形成了以北美、亞太、西歐為主的世界石油消費區,而其中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國。中東地區的石油總儲量佔世界的2/3,然而其消費總量卻不到世界總消費額的1/10。正是因為這樣的消費比例和儲存不均,才使得能源的爭奪戰異常的激烈,這也為美國提供了掌控世界命脈的契機。
在這場爭奪戰中,美國一直是主角。
美國副總統切尼所組織的國家能源政策發展小組曾經提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未來20年內,美國石油消耗量仍然會呈上升趨勢,將增加33%,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石油產量將下降12%,截止到2020年,美國仍然堅持以消費進口油為主導。為了本國的利益,控制石油並讓美元走勢趨於平穩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中東無疑是美國的戰略要地。基於此點,美國副總統切尼曾明確指出:“只要控制了海灣石油的流量,就能對本國經濟,甚至對世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擁有鉗制的力量。”很顯然,控制了中東地區的石油,就等於控制了全世界。
在20世紀末期和21世紀初,美元的戰略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石油展開的。美國一意孤行地發動石油戰爭,致使中東戰火連連,其戰略目的無非就是控制中東,控制石油。如,發動伊拉克戰爭,就是為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9�11”事件後,美國與沙特關係變得緊張,石油仍是主因。
在展開石油戰爭之後,美國也試圖圍繞著自己所提出的“邊緣地帶論”而進行。如,在阿富汗戰爭後,美國的軍事力量藉機滲透到中亞地區。在此之後,美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