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同時又積極尋求征服困難的辦法,切忌“憑意興作為,隨作隨止”。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彰:明顯。
德我:對我感恩懷德,此處“德”當動詞用。
泯:消滅,泯滅。
一切怨恨都會由於行善而更加明顯,可見行善並不一定使人都讚美,瞭解的人會發出讚美,不瞭解的人難免有所責難,所以行善與其要人感恩懷德,不如讓人把讚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會由於恩惠產生,恩惠不能普遍施給他人,得到恩惠的人會心生感激之情,得不到的人會發生怨恨之聲,可見與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圖報,還不如恩惠與仇恨兩者都消除。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一個人做了點好事不求人報答,也不難,難的是一個做了點好事,誰也不知道,他也不想告訴任何人,但心裡總有那麼一點遺憾,好像若有所失似的。魯穆公問子思:“聽說你做好事,不要別人稱讚你,真是這樣嗎?”子思回答:“並非如此。我做好事總希望有人知道,這樣便會有人稱讚我,這也可以從中得到勉勵。這只是我的希望,並非都能實現。雄雞報曉是一件好事,若說雄雞不倦地報曉不想讓人知道,以免別人誇獎自己,說這話的人,不是虛妄便是愚蠢。”子思做好事是希望得到別人報答的,沒有報答的勉勵,子思做好事的勁頭就會受到影響。可見子思的境界並不高。子思以為他做好事是為了別人,但不知道他為別人做好事的同時也是為自己。他為別人做好事當然方便了別人,但同時,他為自己積累了善行,修煉了德操,為了自己的事唯恐天下不知,這不是涵養太淺薄了嗎?
舍毋處疑 恩不圖報
捨己毋處其疑,處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並所施之心俱非矣。
捨己:就是犧牲自己。
毋處其疑:不要存猶疑不決之心。
假如一個人在關鍵時刻需要做自我犧牲,就不應存有計較利害得失的觀念,有了這種觀念就會對自己要做的這種犧牲感到猶疑不決,那就會使你的犧牲氣節蒙羞。一個人想要施恩惠給他人,絕對不要希望得到人家的回報,假如你一定要求對方感恩回報,那連你原來幫助人的一番好心也就會變質而面目全非了。
一個人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這應該說是一人善舉,可他逢人便說,我為某某做了什麼什麼啦,也許他不是為了說才去做的,但他逢人便說卻成了惡行,因為他利用了自己的一次善舉。他不知道一個人並不因為他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一個善良的人,也不因為他做了一件壞事就成了一個醜惡的人。他不知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難的是遭到誤解,身處逆境也仍然做好事。他更不知道他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客觀上是幫助了別人,主觀上卻幫助了自己,也就是說,他既是為別人做的,也是為自己做的,他為自己積累了善舉。有了這樣的想法,一個人才會看重自己所擁有的,看輕自己所沒有的,同時看見自己所擁有的,看重自己所沒有的。有了這樣的胸懷和氣度,一個人才會不寵、不驚、不驕、不躁、不怨、不怒,追求自己所沒有的,正確看待自己所追求的。
三分俠氣 一點素心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俠氣:指對朋友患難相助的義氣、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
素心:素本來指純白細絹,引申為純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赤子之心。據陶淵明《歸田園居》詩:“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跟朋友相處時必須抱著患難與共、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而為人處事要有一顆天真無邪的赤子之心。
孟子說:“無同情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是非心者,不可稱之為人。”
東漢趙歧,字邠卿,長安長陵(今陝西西安)人,因為趙歧多次反對京兆尹唐玹的倒行逆施,遭到宦官爪牙的迫害,家族被唐玹誅殺。趙歧隱姓埋名四處逃亡,最後隱居在北海,以賣餅為生。北海人孫嵩懷疑他不是普通的小商小販,就去盤問他:“餅是你自己生產的嗎?”趙歧回答說:“買來的。”孫嵩又問:“多少錢買來?又多少錢賣出去?”趙歧如實相告:“三十文錢買來,三十文錢賣出去。”孫嵩就把他請到家中,隱藏起來,唐氏家族被殺以後,趙歧才得以重見天日,被朝廷重用。在漢獻帝時,趙歧以太常卿的身份,作為宣慰副使,出巡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