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精神本原就是宇宙精神的本原,也就是人的靈性跟大自然現象是一致的。人在一念之間的喜悅,就如同自然界有景星慶雲的祥瑞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憤怒,就如同自然界有雷電風雨的暴戾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慈悲,就如同大自然界有和風甘霖的生生之氣;人在一念之間的冷酷,就如同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肅殺之氣。人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天有風霜雨露的變化,有哪些能少了?不過隨大自然的變化隨時興起隨時幻滅,對於生生不息的廣大宇宙毫無阻礙,人的修養假如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和天地同心同體了。
古人主張天人合一,以為大自然變化和人體內部變化是相對應的。而孔子則借自然之物而喻人生之理。一次,孔子佇立岸邊,遠望東流而去的江水,對身邊的弟子說,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觀看。子貢問:為什麼呢?孔子解釋道:水,它普育萬物,卻不為自己的目的,彷彿有高尚的道德一樣。水,向下而流,迂迴曲折而又有規律,彷彿大義凜然一樣。水流洶湧沒有盡頭,彷彿堅持根本的原則一樣。如果決開堤岸,水就會奔騰流瀉,好像迴響應聲而起,它奔赴百丈深淵而無所畏懼,好像十分勇敢。用水注入儀器來衡量地平面,必定是平的,就好像執法如繩一樣。水盛滿了,不必用刮平鬥斛的工具去刮,就好像天生是正直的一樣。它纖弱細小無微不至,好像明察一切一樣。萬物經過水的沖洗,必然新鮮潔淨,好像它善於教化一樣。
下面是《莊子·知北遊》中記敘的舜向丞請教時的對話:舜向丞請教說:“道可以獲得而據有嗎?”丞說:“你的身體都不是你所據有的,你怎麼能獲得大道並佔有呢?”舜說:“我的身體不是由我所有,那誰會擁有我的身體呢?”丞說:“這是天地把形體託給了你;降生人世並非你所據有,這是天地給予的和順之氣凝積而成,性命也不是你所據有,這也是天地把和順之氣凝聚於你;即使是你的子孫也不是你所據有,這是天地所給予你的蛻變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裡,居處不知持守什麼,飲食不知什麼滋味;行走、居處和飲食都不過是天地之間氣的運動,又怎麼可以獲得並據有呢?”
莊子在這裡借舜和丞的口,指出生命和子孫均不屬於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氣的凝積和變化。主張“人法自然”,這樣才能胸襟開闊。
。 想看書來
脫俗是奇 絕俗是偏
能脫俗便是奇,做意尚奇者不是奇而為異;不合汙便是清,絕俗以求清者,不為清而為激。
脫俗:不沾染俗氣。
異:特殊行為,標新立異。
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染俗氣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種故意標新立異的人並非奇人而是怪異;不願與人同流合汙就算是清高,可是為表示自己清高而就和世人斷絕來往,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哀公說:“請問,什麼樣的人是士人?”孔人回答:“所謂士人,即使他們不能完全瞭解治國的原則方法,但一定是有所遵循的,即使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一定是有所堅持的。因此,知識不要求多,但一定盡力審察他所認識的是否正確;話語不要求多,但一定盡力審察他所經歷的作為。所以,他懂得已經知道的那些知識,講已經說過的那些話語,做已經經歷過的那些事情,那麼就如同生命體膚一樣都是不可變更的了。所以富貴也不足以再增加什麼,卑賤也不足以再損失什麼,如果這樣,就可以稱之為士人了。”士人說話有板有眼,做事情有根有據,他信奉的是原則和方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為了一個目標,他會執著地追求下去。他投入了很多,不一定有預期的收穫,但他還會不斷地投入。
只要思想不沾染俗氣,就容易悟出真理,即使“門有孫臏鋪,家有父摯妻”,對於佛都沒有障礙。一個僧人問趙州和尚:“久聞趙州石橋的大名,可到這裡一看,只見到一座小橋。”趙州和尚說道:“你只見木橋,沒看到石橋。”“那麼趙州石橋是什麼呢?”趙州和尚回答道:“這座橋既可過驢也可過馬。”從石橋中趙州看到了菩薩出於慈悲之心自己主動輪迴於六道之中,勤勉於下座行的精神。石橋自身遭驢踏馬踐,在默默顯示著大悲之心。佛教之中的“大悲闡提”指的就是上述情形。闡提是無佛性的意思。本來指那些信奉小乘佛教而不能成佛的教徒,而在大乘佛教中,大慈大悲的菩薩立誓在拯救一切眾生之前決不成佛,願意到異類中去行佛道。趙州和尚在另外一次被提及同樣的問題時,沒有回答渡驢渡馬,而只回答道:“過來,過來!”你自己主動地從石橋上走過來吧!講的也同樣是大悲闡提。到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