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切斷禍根,完全不顧及孩子的人格和尊嚴。”
她又講了這麼一件事:
在安徽的一天下午,徐國靜在湖邊看見三三兩兩的中學生挎著書包,悠閒地坐在橋墩上發呆。她感到好奇,正值考試,他們怎麼這麼閒?
“學習不緊張嗎?”徐國靜問孩子們。
“不緊張。”
“遇到不高興的事了?是學習?是考試?”全搖頭。
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孩說:“是因為處朋友。”
“女朋友,還是男朋友?”女孩的眼淚開始在眼圈兒裡轉。
“你需要幫助嗎?”還是搖頭,像一種習慣,習慣拒絕。
“沒人能幫我們。”女孩的眼淚流出來。
“我女兒和你們一樣大,也有你們這樣的煩惱。”徐國靜給她們講了自己女兒的一些事。
有天看電視,歌星蔡國慶正在表演,5歲的女兒張口一句: 媽媽,他真漂亮,長大我要和他結婚。徐國靜嚇了一跳: 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往這上想?女兒看出來了,恐懼地說道: 我再也不說了,說了媽媽不高興。
“我意識到了孩子知道,如果她流露真實感情,大人就不滿。我趕緊說,不會不會,等你長大結婚,媽媽還要送你好多禮物呢。我想讓她放鬆,鼓勵她,流露真情是不會受懲罰的。”
我問:“童言無忌,說說無礙。可她現在17 歲,假如你突然發現她正跟一男生交往,會怎麼反應?”
“我女兒不會不告訴我。在孩子不危險的階段,父母要是總嚇唬、不滿意,那孩子將來可能就揹著你。我和女兒是開放式的,我理解這種感情,很正常,我跟她已結成了同盟。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這種事發生,她都會自然流露出來。她還給我上課:媽媽,你們那代人跟我們這代人,說愛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你們說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