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經常被積極的情緒推動著,如歡樂和愛;很少被憤怒或內疚這些負面情緒所控制。快樂是常態,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剛開始講“幸福課”時,本-沙哈爾很想扮演一個無所不知、幽默的人,一個完美的導師,為此,他特地跑到喜劇演員培訓班學習。但他不是那種能開激烈的玩笑、做誇張表演的人,無論怎麼學,他也達不到想要的戲劇效果。
想讓自己當一個完美的老師,他發現這樣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學生。“ 每次都很緊張,怕被發現面具下真實的樣子,結果把自己搞得很累。這樣不僅害了我自己,也傷害了學生,等於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完人’典型,告訴學生走一條永遠走不通、錯誤的路。開啟自己,袒露真實的人性,會喚起學生真實的人性。在學生面前做一個自然的人,反而會更受尊重。”
本-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為了更好地記住“幸福課”的要點,本-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 條小貼士: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 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訊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