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氏其他人呢?”
“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個人擅作主張,與其他人無關。”高量成說道。
方正言說道:“容我們商討商討。”
“好。”
方正言與張邦昌離開大理國朝堂。
“上官,現在這仗不能打。”方正言說道。
“你也覺得?”
“原本大理國朝堂上許多人已經偏向我們,但高量成突然站出來要承擔所有,那些偏向我們的人已經開始同情高量成,若是我們再強行帶走高氏全族,恐怕要引起大理國眾怒,萬一把事情搞砸了,我們兩人承擔不起。”
“陛下要高氏全族,我們如何交代?”
“這並不難,陛下要的是高氏從大理國朝堂消失,高量成作為這一代的權勢人物,他離開了大理國,段氏也不會允許高氏再次強大,屆時高氏被削弱,上官您在大理國再一個個除掉也不遲。”
張邦昌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吳璘他們呢?”
“吳帥是安南都護,是不可能在這裡常年駐紮的,關於軍隊,讓範宗尹去決定吧。”
“只能如此了。”
兩人商議了一番後,便又回到了之前議事的地方。
張邦昌說道:“高相國,我佩服你的擔當,不過我們必須把事情分開來看,你冒犯了天子的威嚴,也就等於冒犯了天朝,是必須要去京師謝罪的,至於天子如何處理你,我無法干涉,也無權過問。”
“有勞了。”
到了三月二十日,已經大軍推進的範宗尹突然接到了張邦昌的信。
“高量成居然主動站出來謝罪了!”範宗尹察覺到事態的變化,“看來西南要重新做部署。”
他也給趙官家寫了一份奏札,寫明瞭自己對西南目前局勢的看法,與方正言的大同小異。
大理國多山,就目前的情況,如果大理國內部空前團結,宋軍未必有把我殲滅大理。
顯然還需要想別的辦法。
不過,大理也算答應了趙官家提出的要求。
趙寧本次的政治目的算是達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