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
《金剛經》與《壇經》,就成為日後禪宗的兩大經典。
慧能沒有受過教育,也不識字,就只能讓別人代筆,寫成經典了。
平靜的生活繼續著,慧能繼續普度眾生。
有一天,慧能忽然說:”我只能活三個月了。你們有什麼問題,就趕緊問吧。”
眾人嘆息,但也無可奈何。
他繼續講法,重點講了弟子們出去以後怎麼為別人講法。
過了兩個月,慧能說:“我想回家去。”
於是,他來到了家鄉,廣東新興縣,那個蠻荒之地,被人鄙視的地方。
他來到了國恩寺。在國恩寺,繼續為人講法。
慧能的生命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天。他的弟子們都守在旁邊。
他問眾人:“你們還有沒有問題。我這一去就不復返了。”
眾人不語。
終於,一個弟子問道:“師傅,禪宗到您這已經第六祖了,請問,七祖之位傳位於誰?”
眾人屏息,聽慧能的遺言。
慧能開口了:“昔時達摩東來,曾有預言說,一花開五葉,功到自然成。一花就是達摩,五葉就是從二祖到我這五個祖。現在已經是功到自然成的時候了,我死之後,不必再立。大家都可以弘揚我禪宗佛法。”
也許,這也是禪宗的“無”的體現吧,傳位之人也沒了。
慧能圓寂了。
第二年,他的真身被送到曹溪,供奉在靈照塔中。據說現在遺體還未腐壞,肌膚仍有彈性。
最後,以胡適博士的一段發揮,作為我的《禪宗》連載的結束。
胡適說:“中國禪並不來自於印度的瑜珈或禪那,相反的,卻是對瑜珈或禪那的一種革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1)第二十一章 後記
終於完成了我的連載《禪宗》,感覺鬆了一口氣。從9月5日的《起源》到9月24日的《圓寂》,總共花了20天,寫了20篇。先不論質量,至少包含了禪宗從最開始的淵源到最後完善的基本故事。
現在網路流行《明朝的那些事》,非常火爆。不能不說,我的這篇也受了一些影響,但比之當年明月,不知遜色多少。畢竟人家是從十幾歲就開始研讀明史,而且讀書非常仔細嚴謹。他的作品,言語俏皮,妙趣橫生,但是內容還是非常考究,忠於史實。當年明月的目的是“讓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