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一直尋找的人。
神光很誠懇:“師傅,收下我吧。我要跟你學佛。”
達摩冷淡地說:“學佛路途很艱辛,坐禪打坐,要歷經千辛萬苦,非你能承受得了的。你還是回去吧。”
神光有點失望,但是哪裡能夠這麼退縮。
明朝有“程門立雪”的故事,說一個人為了拜師,在門外站了一夜,雪都到膝蓋了。但是比起神光的拜師意志,還差了老遠。
只見神光拔出一把刀,咔嚓一聲,手起刀落,將自己左臂斬落,以明自己拜師之志。
達摩的嘴角微微動了動,也為這個年輕人所震撼。他知道了,這個人是要真誠拜自己為師的。要在不答應,又不知道要砍什麼東西下來。
於是,達摩答應了神光,收他為徒,並給他重新起了個法號,叫做“慧可”。
從此,達摩不再孤單。師徒二人在洞裡交流佛法,不分日夜。
達摩的授課教材是《楞伽經》。“楞伽”是斯里蘭卡島的古代的名字,記載佛祖到斯里蘭卡島說法的內容。
可想而知,慧可學的很勤奮。但是,慧可並沒有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經上的原文,而是加以自由闡發,活學活用。
後來,他也受了弟子。他上課的方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隨意闡發,有點像羅永浩,又有點像現在大學裡的老師。由此,他吸引了不少學生,引起其他佛學老師的嫉妒,甚至被誹謗詆譭。慧可毫不為之所動。
慧可對佛學經典沒有迷信,對修佛方法也沒有迷信,個人行為也很隨意。相傳他在晚年退休之後(此時他的徒弟僧粲已經代替了它的位置),常常在鬧市中講法,無拘無束,不時還去酒店喝二兩小酒,順便點幾個肉菜。
這種行為連一般人都看不下去,對他說:“你個和尚,還喝酒吃肉,虧你還是達摩的徒弟,成何體統。”
慧可也不客氣:“我自己修我的道,跟你有什麼關係?”
也許在佛界,也是驃悍的佛法不需要解釋。
達摩在印度,是佛祖第二十八代傳人。在中國,他就是第一代了,人稱“初祖”,慧可就是“二祖”。但是,在中國,禪宗沒有傳到“二十八祖”,而是到“六祖”就結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禪宗在中國沒有市場,中國人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