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著茶,吃點麵點,偶爾還能碰到說書唱曲兒的,明湛還要聽一嗓子,打賞幾十文小費。
與所有好面子的君王一樣,看到盛世太平,明湛心中也難免沾沾自喜。
夾著一屜小籠包細細啃著,到匯賬時連茶水帶點心竟花了七百錢,明湛命夥計拿來賬單,一瞧,立時就不高興了,指著包子的價錢問,“上次吃,還只要八文錢一屜,這回,你就長到十四文啦。是不是看爺有錢,成心宰爺呢?”
儘管明湛非常富有,不過,他仍小氣的很,給小費,從來沒超過百文的。
聽明湛這樣問,就是阮鴻飛也有些臉紅,更別提陳盛他們了。當然,明湛的精明也讓人刮目相看,想蒙他,那可不容易。
夥計賠笑道,“爺,瞧您說的,敢蒙您,小店不想混了。爺,您是大家子出身,可不知道外頭的行情,原本一石米四十文就夠,如今可要七十文的。原本一斤面三文錢也夠了,如今可是長到了五個大銅板。米漲面漲肉也漲,咱店裡現在是賠本兒賺吆喝,賠銀子做生意呢,哪個敢蒙您呢。”
明湛挑眉道,“朝廷不是說了嗎?凡米價不能超過一石米五十文。”
“嗨,朝廷是好意,可現在人多米少,別說五十文,就是六十文也買不著呢。”夥計嘆口氣,“這回給韃靼人打到家門口兒,聽說連南面兒都遭了災。從這會兒到明年開春,還有好幾個月呢。開春好歹山上還有野菜吃,現在除了外頭的雪渣子,就只剩西北風了。朝廷意思是好的,聽說這回戰亡的人每戶有三十兩的補助,皇上老子已是難得的善心了。只盼著熬過開春,日子也就好了。”
“三十兩?”明湛玩味著這個數字,不露聲色道,“這也不少了。”
夥計道,“誰說不是呢。起碼吃個三四年是夠了的,這時候,哪個有三十兩銀子,在我們老家裡,大姑娘還不隨便挑呢。”
明湛示意陳盛付了賬,額外給了這夥計十個銅板,夥計笑嘻嘻的千恩萬謝的將一行人送出去。
回了宮,明湛跳腳怒罵,“都是他孃的活賊!偷到老子的頭上來了!五十兩銀子!五十兩銀子!老子給的是五十兩!到了地方就變成三十兩!等到百姓手裡有沒有五兩都不知道!”
罵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