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諗到好計喇,我哋準備”
兩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向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悅,因而言語交錯著:“你講先。”
“好,我同阿媽諗好,準備將廣繡嘅技藝運用喺啲平時用到的物件上,噉,例如小香囊、小荷包,仲有枕頭袋上;啲嘢好平,邊個都買得起,又個個都要;你話呢個主意好唔好?”
“嗯,好。”“噉,你的好訊息系咩?”
黃天佑從口袋裡摸出報社的招聘書給兩人看:“噔噔噔噔!我搵到嘢做啦。”
兩人驚喜不已,爭相閱讀著單張的字句:“真系?”
“嗯,老闆畀我聽日就去翻工,人工雖然唔多,都為屋企出一份力。”
當徐徐老去的黃天佑和杜麗萍含飴弄孫時候,常常會想起段段往事,都說這段日子是彼此最快樂的時光;也是這份工作引領他們走向人生的又一個轉折,不知幸或不幸
又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兩個情投意合的年輕人在唯一的親人李倩蓉的堅持下結了婚,簡單、樸素的儀式開啟了兩人55年的相依相伴。
1939年的上海租界區成為了一座孤島,而孤島之外的中國大片土地正遭受殖民統治的無情肆虐,國民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杜麗萍和李倩蓉每天開門營業都會看見很多17、18歲的學生在街上游行、派著傳單;似乎與東北戰事有關,換成從前杜麗萍或許也會像他們走上街去向無能的政府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意願;但現在她只想她的家人平安,把家業好好守著。
所以某天,黃天佑回來滿臉興奮告訴她,將會作為報社記者派駐前線,用力所能及的能力把情況透過他的筆宣告全世界的時候,她懵了、慌了;第一次像個孩子似的對丈夫發著脾氣,甚至跪下來求著他。
可是,黃天佑也在興頭上哪能勸得住,是李倩蓉出面才讓兩人消停;出發前的深夜,他悄悄走了,以為她正熟睡不會知道;孰知,身畔的妻子其實一夜都沒閉眼,豎起耳朵聽著他惦著腳走出去,在門前躊躇不去回頭看了她很久,滿眼的不捨,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一去還有沒有機會回來;當低微的咯吱聲響起,杜麗萍才坐起身捂臉痛哭。
剛到前線時,黃天佑還會時常寫信託報社的老闆帶給她;無非是報報平安、寫寫他所看到的情況,但隨著戰事的越來越緊張,她要連續幾個月才能收到信,心情即忐忑又不安;直到有一天,報社的老闆來到她們家,坐下後沒有如往常交給她家書,而是一直支支吾吾,她就知道他一定凶多吉少;果然老闆告訴她,他跟隨國民黨的軍隊去往南京的途中,被日軍的埋伏襲擊,當援軍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只有一堆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屍首,已經不能從中找出他來。
當下,她覺得一陣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就昏了過去;醒來床畔是以淚洗臉的母親,她把母親趕了出去,任憑李倩蓉在房門外如何都無動於衷,翻出他寫的所有信,邊哭邊看;淅淅的淚滴滴在信紙上,秀麗的字跡被暈開化作一片模糊,她胡亂的擦乾,擦著擦著留意到他每封信的統一尾言都是:“替我好好活著。”
或許他也想到會有這一天,而在反覆提醒著她。
作者有話要說: 本人歷史學得差,如有偏差請見諒,請指正;《相緣》正式更名為《重生之相緣》,自制封面,不好看請見諒。
☆、杜麗萍·下
往後的幾年,外面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彷彿又和他們這種小市民沒有多大關係;卑劣說一句:像是過去的歷朝歷代轉換,底層的老百姓依然需要生活,不會因為誰當了權就會停滯不前,
1945年本無條件投降,終於結束了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正當全國人民以為盼來平靜的時候,國共又開始了內戰;杜麗萍帶著已是遲暮之年的李倩蓉透過報社老闆的幫助回到廣州,過程異常幸苦在此不表;回到家鄉,看著夜夜夢迴的熟悉景色可謂悲喜交集。
剛回廣州的時候兩人居無定所,只能這裡住一下、那兒住一下;還好遇上了當年失散的幾位大院街坊,彼此坐下聊起的失散後的經歷都唏噓一番;幾年時間,戰爭的殘酷改變了所有人,但鄰里的情誼還在,當得知母女倆無家可歸時立即帶他們回家;跟著他們走,杜麗萍在新住處發覺從前的很多鄰居都在,尤其是那些長輩們看見是她們都高興不已。
安定以後,杜麗萍還是想繼續做點小生意;但正好遇上通貨膨脹,聽家裡經歷那一輩的老人說:在那個時候去市場買個菜都要一沓沓錢花出去,換句話說再多的錢也是廢紙;經過一番思索,她還是想試一試,於是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