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2 / 4)

小說:宋太祖傳奇 作者:九十八度

定的),每逢大宋皇帝有婚喪、生辰、大祭,乃至建成一座什麼宮殿之類的事,必派專使厚禮進貢。逢到大宋向外有兵,則必備牛、酒、糧食以犒軍。他向大宋所派使者的級別也愈派愈高,最後連皇弟從謙、從善也派去開封為駐留使節了。

為了防止宋帝責其“僭越”,他去了黃袍改服紫衫,宮殿各處的龍飾也一一撤除了。子弟原封為“王”的,降封為“公”,所有與大宋對等的朝廷機構也一一改名,如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御史臺等,都改名為“左、右內史府”、“司會府”、“司憲府”等等,全部官名也一一改易,以避嫌疑。李後主為了表示忠順,還幾次三番上表,請求皇帝對他行文時,呼名,而不要尊稱“國主”。此外,他從大宋乾德年間起,曾一再致書後蜀、南漢,約他們一致恭謹事宋,勿懷二心……總之,後主事宋,可以說是十分忠誠。照道理,宋帝應該可以放心,也應該受到感動,讓南唐這個小國生存下去了。

然而,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痴心妄想。宋太祖想要吞併江南的念頭是決不會因後主之效順恭謹而有所動搖的。早在建隆元年,也就是宋太祖登基的第一年,在他平定李重進叛亂後,就使諸軍於迎菳鎮學水戰。自那時以來,他在朱明門外鑿新池,取名為“教船池”,建立了“水虎捷軍”。又建立了“造船務”,大造軍艦。迄至開寶七年,他發兵攻打南唐以前的十五年間,宋太祖共三十二次親臨講武池,教習水戰,為渡江作戰做準備。

乾德元年,大宋收荊南、楚國;乾德三年,大宋滅後蜀;開寶四年元月,大宋又遣潘美等滅了南漢。此時,大宋已共有一百九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戶臣民,有九百六十八個縣,版圖既大,實力既厚,開始對南唐越來越不客氣了。開寶四年十一月,大宋來詔開始直呼李煜之名,不稱“國主”;開寶五年,因皇弟從善入貢,宋太祖便把他留在汴京,作人質。開寶六年四月,派盧多遜出使南唐,索取了南唐各州“圖經”。開寶五年閏二月,叫從善寫信,勸李後主入朝;開寶七年七月,派 門使梁迥使唐,聲稱“今冬有柴燎之禮”,要後主親去汴京“助祭”;那便是叫李後主放棄江南的國土,到汴京去投降。

這時,南唐有個名叫樊知古,號若冰的秀才,他曾多次應進士考試,總是考一次落第一次,心中大憤,便思去投靠大宋發跡。於是,他削髮做了假和尚,在採石磯下結草廬而居,廬邊建造了一個石塔,在塔上安了個結實的粗大鐵環。每天晚上,他繫繩在環上划船引繩過江,丈量江面寬度。直到對枯水、漲水各個季節江面寬度量得毫無差錯時,這才跑去叩見宋太祖,獻上了造浮橋以渡長江的計策。宋太祖正因了長江天險、軍糧轉運困難而犯愁,聞計大喜,這進攻江南的最後一道難題也解決了。於是立派樊若冰偕大臣石全振等人到荊沙去造黃黑龍船千艘,以便搭橋渡江。

李後主見宋太祖步步進逼,心中十分憂急。他向來與兄弟間的感情是極深的,從善被扣為人質後,他曾多次親筆書奏,懇求宋太祖放弟弟回國,宋太祖卻始終不允。從此他便停了各種節日的宴會,連傳統的重陽節登高也拒卻了。從善的妻子屢次來找後主,都哀哀啼哭不止,李後主因此一聽到她來,就躲起來不敢見她。後來從善妻子竟憂憤死了,後主益發難過。因此,他寫下了著名的《卻(推卻)登高賦》,這賦也是情文並茂的:“愴家難之如毀,縈離緒之鬱胸。陡彼岡兮企予足,望復關兮睇予目。原(原野)有瓴兮相從飛,嗟予季兮不來歸。空蒼蒼兮風悽悽,心躑躅兮淚漣湎。無一歡之可作,有萬緒以纏悲。於戲!噫!噫!”後主在開封自然也派得有細作,各種緊急訊息不斷傳來,看來宋師南下已迫在眉睫。此時,派在吳越國的細作也有急報來到,說是吳越國主錢俶已奉大宋皇帝之命,集聚大軍,以向常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十九回 江南鼓頻 一片降旗出石頭(2)

便在此時,大宋學士李穆奉旨說,說是:“我奉旨,徵召你入汴京,這是最後一次徵召了,去不去由你。你若說不去,那麼我一回去,大軍便立刻渡江了。”於是,李後主召集眾大臣,說道:“朕自十數年前,從先帝手中接過皇位過來,忖度國境已蹙,實力已虧,與大宋相較,力不能敵,是以訂下國策:善事大宋,息兵恤民。這些年來,自問還能勉力勤政,無甚隕越,境內以安,庶民粗足。今日大宋已漸次削平四方,大軍雲集我邊境,學士李穆奉旨來召,立逼我進京,否則戰事即起,江南糜爛矣!朕這兩日茶飯不進,晝夜細思。想何必為我這不祥之身,為我李氏一姓,害苦我江南千萬百姓?是以決心隨李穆入朝,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