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小,再說這也不算什麼。”嚴格說來也沒有什麼禮數不周到的地方,沒有正經的婆婆誰能指點的那麼周全啊。
小蕭氏聽得雲裡霧裡,仔細看看琳怡倒是沒看出什麼不妥。
白媽媽帶著屋子裡的丫鬟下去又輕輕將隔扇門關上,長房老太太才低聲問琳怡,“郡王爺和你已經算計好了?”
要說算計那是有的,她知曉周十九的想法也就沒有開口問,同樣的她進宮如何周十九也沒有張口囑咐。
琳怡輕鬆一笑,“郡王爺會安排好的,祖母就安心吧!”
長房老太太微皺眉頭,“怎麼不商量好了再行事?萬一有差錯要怎麼辦?”
不會有差錯的,一個人能在朝堂上顯眼,不光是要有出色的才智,還要有家族的支援,這兩樣缺一不可,若是少了一樣只能劍走偏鋒,周十九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利用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
有時候短處也會變成長處。皇上年幼登基,身邊有顧命大臣管理朝政,現在皇上雖然已經親政,但是對從前被他人制肘的感覺一定記憶猶新,若是有人想要越過皇帝替皇帝做主,就會淪落到成國公的境是替皇帝做主還是體會聖心本來就是一線之隔,建諫的度一旦把握不好,皇帝改題翻臉的事就會發生。
康郡王閱歷尚淺現在立了大功,皇帝應該有讓康郡王去邊疆歷練的心思,否則就不會遲遲沒有安排差事給康郡王,這也是長房老太太最擔憂的事,“康郡王的差事該早些定下來才是,拖的時間越長越是不好。”
她也知曉,大家都等著看她的笑話。*。周十九一走,她這個康郡王妃也少了依靠,琳怡攙起長房老太太的胳膊,“祖母放心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吃虧就是了,就算郡王爺真的去了邊疆,我也會想方設法立足。”
今日進宮琳怡故意將求子的香囊都掛在身上,就是想引起皇后娘娘的注意,畢竟皇后娘娘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一樣的早嫁,一樣的無靠,一樣的想要早有子嗣,因為子嗣是唯一能扭轉局面的方法。她不光是在皇后娘娘面前顯露弱點,也是向皇后娘娘靠攏的意思,這是周十九想要的結果同樣她也欣然前往。
周十九的眼光總是沒錯的,皇后貴為一國之母,若是有機會得到皇后賞識她為何要拒絕,於是順著周十九的意思,既成全了周十九又幫了她自己。
長房老太太看了看琳怡,“平日裡多和康郡王說說話。畢竟是嫁人了,以後的日子還長著,性子不要太拗,吃虧的是你自己。”
小蕭氏則是老生常談,讓琳怡對周十九多用用心把握好新婚這幾年要不將來一旦有了小妾、通房眾多如花似玉的女人,正室就更加難做了。
一會兒功夫陳允遠回來看到琳怡在孃家,二話不說就攆著小蕭氏預備馬車“郡王爺也要下衙了,快回去吧,最近朝堂上許多傳言,想必郡王爺心裡也是愁的很,何況郡王爺在外面已經推掉許多應酬,回去府裡再不見你成什麼樣子?”
琳怡怎麼覺得好像是有人在背後告了她一狀。
小蕭氏讓下人搬了一大堆吃的用的上馬車,琳怡臨上車時,陳允遠忽然皺著眉頭道:“郡王爺每天早晨起的也太早了,這樣下去能不能行?”
這……倒是問的琳怡一怔。
父親怎麼會知曉周十九每天早晨幾點起身。
琳怡不說話,陳允遠顯然不好意思多問,轉頭看小蕭氏,小蕭氏也就意味深長地道:“要不然隔天過來?”
這人不止是告了她一狀,還從背後戳了她一槍。
琳怡只得微低下頭用小女兒情狀騙了小蕭氏,“我回去問問。”
小蕭氏這才鬆口氣,向琳怡頜首。
琳怡坐上馬車小蕭氏又提醒琳怡別忘了琳芳的婚事,做為妹妹的琳怡不好不出面。
京城裡大多數達官顯貴都已經歇下,皇帝也從養心殿裡出來,明晃晃的靴子踩在御攆上,旁邊跟著妁公低聲問,“皇上今晚翻的是惠妃娘娘的牌子……咱們現在是不是去……”
“去景仁宮。”皇帝威嚴的聲音傳來。
旁邊的公公怔愣片刻立即反應過來吩咐小公公去景仁宮提前安排。
“皇后娘娘可歇下了?”小公公的聲音在景仁宮響起,整個景仁宮似是被驚飛的鳥,從上到下立即忙碌起來。。
皇上可是很少來景仁宮,怎麼今天會這麼早駕臨。
御膳房將本來要抬去惠妃宮裡的吃食搬來景仁宮。景仁宮的內室裡上了炕桌,伺候皇后的姑姑親手張羅布菜。
皇上處理政事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