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處處周到根本用不著她提醒,郡王爺更是,看起來一團和氣,卻讓人摸不到半點心思。是她老了,腦子不靈光了,還是……這兩個主子太聰明。
琳怡吩咐鞏媽媽,“媽媽去問問申媽媽,老夫人都將什麼陪嫁當了,然後用銀錢想辦法將東西贖回來。”
贖回來,那就是還要還回去。
琳怡笑道:“媽媽按照我說的做就是,我既然嫁到周家,聘禮是還不回來了,可是嬸孃喜歡的東西我卻能買回來送給她,討她喜歡。”
這是賣的什麼關子,鞏媽媽想了片刻,腦子裡豁然一亮,臉上之前迷茫的神情終於雲開見月明,“郡王妃安心,奴婢立即就去辦好。”
昨晚周十九和她說的時候,她就已經將整件事想好了。
手上銀錢雖然不多,可是不多有不多的花法。
周大太太看著琳怡佈置的郡王府,要說聰明陳氏也算是拔尖的了,只是再怎麼樣也不過才十五歲,顧前顧不得後。
周大太太體貼琳怡這個郡王妃做的不容易,仔細拉著琳怡說梯己話。感嘆周十九的父母早逝,這些年不容易,順便帶出周老夫人這個嬸孃的辛苦,說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現在周老太爺、周老太太年紀大了,該輪到晚輩孝順了。
周大太太說著又起誓發願要好好孝順公婆,將一片孝心表達的淋漓盡致。
橘紅都聽得不耐煩直向玲瓏使眼色。
末了周大太太拉起琳怡的手語重心長不管外面的流言蜚語如何,他們永遠都是一家人。
這些話正好被來給琳怡送醃製小菜的白媽媽聽到,白媽媽將話原原本本地說給了陳家長房老太太聽。
小蕭氏正好也在場,聽得皺起眉頭,“這話怎麼說的?生像是我們琳怡不孝順,周大太太這個做長嫂的來提點。”
就連小蕭氏都聽出話外弦音。
小蕭氏因此愁起來,“琳怡這個家可是難當啊。”
長房老太太卻對孫女有信心,六丫頭嫁過去之前已經做足了準備,怎麼可能被意料之中的事難倒,想著看向白媽媽“六小姐有沒有說什麼?”
白媽媽搖頭,“郡王妃只是擔心老太太和老爺、太太的身體,還問了二爺和八小姐如何。”
小蕭氏道:“這孩子。現在夫家的事要緊,這些哪裡用她惦記著。”
長房老太太看了小蕭氏一眼,琳怡讓白媽媽帶回來的衣料子,小蕭氏知曉女兒想著她高興的笑不攏嘴,現在說這話也是口不對心。
大家正說著話,陳允遠下衙回來,知曉白媽媽去康郡王府看過琳怡,陳允遠也提起康郡王的事“康郡王今日上了衙門。”
小蕭氏很關心女婿的前程,“皇上會給多大的官職啊?”
陳允遠搖搖頭,“康郡王雖然立了大功,可是年紀尚輕,雖是宗室,也要有人說話從中促成才能領個更好的差事。”他是想幫忙,可這事要藉助武官,他幫忙走動關係,也收效不大。長房老太太輕捻著佛珠,周家這時候將聘禮的事鬧出來,跟康郡王的前程有不小的關係,一來是要讓康郡王和六丫頭知曉康郡王畢竟根基尚淺想要博得好前程,還是要依靠周老夫人走動關係,二來靠著名聲將來也好插手郡王府的事。
“兒孫自有兒孫福,”長房老太太緩緩開口“想要孃家幫襯,六丫頭就會開口了,既然沒說就是還能應付的了。”康郡王好不容易拿下了成國公又將六丫頭娶到家,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陳允遠也覺得既然康郡王尚是天子身邊的新貴,前程定會差不了的,他憂慮的不是這個,“兒子是怕康郡王出京任職。”京里正三品以上的武官哪個資歷都不淺,家事更別說,想要躋身其中比復爵還要困難。
小蕭氏不大知曉深層的意思,只是立即想到了琳怡,“那琳怡不是也要跟著出京?”女兒離開自己眼前就已經是大事,再遠遠地出京……她是不敢想象。
長房老太太嘆口看向小蕭氏,“就算康郡王出京任職,琳怡也不能跟著否則康郡王府要誰打理?”
也不知道是要高興還是要擔心,小蕭氏換了口氣,“那······剛要成親就要分開?將來子嗣怎麼辦?”她也不是沒聽說過這種情形,成親幾年被派出京的,待到回京的時候身後跟著小妾和庶子、庶女。好好的正妻被扔下了十幾年······女人最好的年歲都空度了。
小蕭氏思緒飄的越來越遠。
“好了,”長房老太太開口阻止小蕭氏的胡思亂想,“我們還是聽訊息,”說著抬眼看向陳允遠,“